词典 专政 专政的意思
zhuānzhèng

专政

简体专政
繁体專政
拼音zhuān zhèng
注音ㄓㄨㄢ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ān,(1) 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例句】:专长(cháng )。专使。专心致志。(2) 独自掌握和占有。【组词】:专利。专车。专有。专断。(3) 姓。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基本含义

指政府或统治者通过特殊的权力手段对国家或社会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

专政的意思

专政 [zhuān zhèng]

1.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

专政机关。

[ dictatorship; ]

2. 专权;独揽大权。

[ autocratic; ]

专政 引证解释

⒈ 独揽政权。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祁 惧其讨也,愬诸 宣子 曰:‘ 盈 将为乱,以 范 氏为死 桓主 而专政矣。’”
孔颖达 疏:“以 桓主 已死,其家衰弱,故陵侮 欒 氏,而专 晋国 之政矣。”
《后汉书·申屠刚传》:“平帝 时, 王莽 专政,朝多猜忌。”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元年》:“齐王 越亲而专政,朝廷侧目。”

⒉ 执政。

唐 皇甫湜 《韩文公神道碑》:“先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緡民徭而免田租之敝,专政者恶之。”
宋 田况 《儒林公议》:“陛下自专政以来,三逐言事者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於卷册,亏玷太平之治。”

⒊ 专管的政务。

清 史致谔 《同治二年三月禀左宗棠》:“钱粮为藩司专政,所有各属应征 同治 三年上忙新赋,现亦次第启征。”

⒋ 统治阶级依靠国家机器对于敌对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的强力统治。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们不再受骗了》:“但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为了将来的无阶级社会么?”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于这一切反社会主义的分子仍然必须实行专政。不对他们专政,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


国语词典

专政 [zhuān zhèng]

⒈ 独揽政权。

《汉书·卷八一·张禹传》:「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

民主

⒉ 国家元首有无限权力,可独断独行的政治型态。


专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专制释义:⒈(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专制政体。专制帝王。君主专制。⒉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 2.
      专横释义:专断蛮横:专横跋扈。 横(hèng)。
    • 3.
      独裁释义:独自裁断,多指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独裁者。 个人独裁。独裁统治。
    • 4.
      跋扈释义:专横暴戾,欺上压下:飞扬跋扈。 他做事一向非常跋扈。

专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民主释义:⒈指人民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的权利。 ⒉合乎民主原则:作风民主。

专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政释义: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任何国家的实质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3.
      中华民国释义: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这一政权不久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成为地主、买办阶级联合专政的工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政权落入蒋介石集团手里。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4.
      人民代表大会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后者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其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原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监督和依照法律的规定随时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
    • 5.
      人民民主专政释义: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它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 6.
      共产党释义:无产阶级政党。根据马克思 、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基本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 7.
      列宁释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
    • 8.
      列宁主义释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联盟的特殊形式,是阶级斗争在新条件下的继续,是民主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还必须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殖民地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新型的革命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一切组
    • 9.
      刘邦释义:(前256—前195)即汉高祖。西汉王朝建立者。沛县(今属江苏)人。做泗水亭长时,起兵响应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与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同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经过楚汉战争,战胜项羽,建立统一的西汉封建王朝。他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把东方齐楚大姓西迁关中;重农抑商,释放奴婢;奖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 10.
      十月革命释义: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在首都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 11.
      参録释义: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后汉书·安帝纪》:“夏四月丁酉,太尉 冯石 为太傅,司徒 刘熹 为太尉,参録尚书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詔以 司空越 为太傅,与 顒 夹辅帝室,王戎 参録朝政。”《三国演义》第二回:“次日,太后命 何进 参録尚书事,其餘皆封官职。”
    • 12.
      吴市隐释义:亦作“吴门卒”。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王莽 顓政,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宋 方勺《泊宅编》卷二:“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清 曹寅《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
    • 13.
      四项基本原则释义: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14.
      国体释义:⒈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⒉国家的体面。
    • 1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释义: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分析、批判了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
    • 16.
      官物释义:官家的物品、财产,公物。《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晏 等专政,共分割 洛阳、野王 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承势窃取官物,因缘求欲州郡。”《唐律疏议·厩库·监主以官物借人》:“诸监临主守之官,以官物私自借,若借人及借之者,笞五十。”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鬼怪·凶宅》:“不数年,性善 坐他事被籍没,此房亦为官物矣。”
    • 17.
      宠秩释义:⒈宠爱而授以官秩。 《左传·昭公八年》:“子旗 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彼 慕容评 者,蔽君专政,忌贤疾功,愚闇贪虐以丧其国,国亡不死,逃遁见禽。秦王 坚 不以为诛首,又从而宠秩之,是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胡三省 注:“宠秩,谓宠而序其官,使不失次也。”⒉指尊贵的官秩。唐 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伏奉今月二十九日制,授臣御史中丞。宠秩踰涯,心魂战越。”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 杨邦毅 ﹞绰有 张御史 之风,无愧
    • 18.
      工农联盟释义: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的和可靠的同盟军,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而工人阶级也只有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工农联盟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 19.
      工团主义释义: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 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代表有法国索烈尔、拉加德尔等。将工会(即工团)与政党对立起来,认为工会才是团结和领导工人的唯一组织形式,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 20.
      巴黎公社释义: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夺取了政权,并在其后宣告成立巴黎公社。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常备军,建立了人民武装;废除了旧的官僚机构,建立了立法和行政合一的各种委员会。后被国内外敌人镇压。

专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政释义: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任何国家的实质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3.
      中华民国释义: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这一政权不久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成为地主、买办阶级联合专政的工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政权落入蒋介石集团手里。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4.
      人民代表大会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后者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其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原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监督和依照法律的规定随时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
    • 5.
      人民民主专政释义: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它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 6.
      共产党释义:无产阶级政党。根据马克思 、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基本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 7.
      列宁释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
    • 8.
      列宁主义释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联盟的特殊形式,是阶级斗争在新条件下的继续,是民主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还必须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殖民地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新型的革命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一切组
    • 9.
      刘邦释义:(前256—前195)即汉高祖。西汉王朝建立者。沛县(今属江苏)人。做泗水亭长时,起兵响应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与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同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经过楚汉战争,战胜项羽,建立统一的西汉封建王朝。他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把东方齐楚大姓西迁关中;重农抑商,释放奴婢;奖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 10.
      十月革命释义: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在首都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 11.
      参録释义: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后汉书·安帝纪》:“夏四月丁酉,太尉 冯石 为太傅,司徒 刘熹 为太尉,参録尚书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詔以 司空越 为太傅,与 顒 夹辅帝室,王戎 参録朝政。”《三国演义》第二回:“次日,太后命 何进 参録尚书事,其餘皆封官职。”
    • 12.
      吴市隐释义:亦作“吴门卒”。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王莽 顓政,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宋 方勺《泊宅编》卷二:“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清 曹寅《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
    • 13.
      四项基本原则释义: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14.
      国体释义:⒈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⒉国家的体面。
    • 1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释义: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分析、批判了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
    • 16.
      官物释义:官家的物品、财产,公物。《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晏 等专政,共分割 洛阳、野王 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承势窃取官物,因缘求欲州郡。”《唐律疏议·厩库·监主以官物借人》:“诸监临主守之官,以官物私自借,若借人及借之者,笞五十。”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鬼怪·凶宅》:“不数年,性善 坐他事被籍没,此房亦为官物矣。”
    • 17.
      宠秩释义:⒈宠爱而授以官秩。 《左传·昭公八年》:“子旗 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彼 慕容评 者,蔽君专政,忌贤疾功,愚闇贪虐以丧其国,国亡不死,逃遁见禽。秦王 坚 不以为诛首,又从而宠秩之,是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胡三省 注:“宠秩,谓宠而序其官,使不失次也。”⒉指尊贵的官秩。唐 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伏奉今月二十九日制,授臣御史中丞。宠秩踰涯,心魂战越。”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 杨邦毅 ﹞绰有 张御史 之风,无愧
    • 18.
      工农联盟释义: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的和可靠的同盟军,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而工人阶级也只有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工农联盟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 19.
      工团主义释义: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 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代表有法国索烈尔、拉加德尔等。将工会(即工团)与政党对立起来,认为工会才是团结和领导工人的唯一组织形式,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 20.
      巴黎公社释义: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夺取了政权,并在其后宣告成立巴黎公社。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常备军,建立了人民武装;废除了旧的官僚机构,建立了立法和行政合一的各种委员会。后被国内外敌人镇压。

专政造句

1.我们有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怕极少数敌对分子兴妖作怪。

2.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坚如磐石,任何企图破坏我国“四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必将如飞刍挽粟,自取灭亡。

3.如果没有一个因为本身具有团结性和铁的纪律而强有力的党,要争得和保持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可能的。

4.这个世界不会接受独裁专政统治。

5.帝国主义有时手捧“胡萝卜”,有时挥舞“大棒”,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

专政(zhua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专政是什么意思 专政读音 怎么读 专政,拼音是zhuān zhèng,专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专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