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落日 落日的意思
luò

落日

简体落日
繁体
拼音luò rì
注音ㄌㄨㄛˋ ㄖ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à lào luō luò,(1) 丢下,遗漏。【组词】:丢三落四。落了一个字。(1) 掉下来,往下降。【组词】:降落。落下。零落(①叶子脱落,如“草木落落”;②衰败,如“一片落落景象”;③稀疏,如“枪声落落”)。脱落。落叶。落泪。落潮。落英。落日。落体。落座。陨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落雁沉鱼。叶落归根。(2) 衰败。【例句】:没(mò)落。破落。衰落。沦落。流落。落泊(①潦倒失意;②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3) 遗留在后面。【组词】:落后。落伍。落选。(4) 停留,留下。【组词】:落户。落荒。落笔。落款。(5)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组词】:村落。部落。院落。(6)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组词】:落得。落空。(7) 陷入不利境地。【组词】:落网。落难(nàn)。(8)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组词】:落成。(9) 稀少。【组词】:疏落。稀稀落落。(10)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例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11) 死亡。【组词】:殂落。(12) 〔落落〕①豁达,大方,如“落落大方”;②孤独,不苟合,如“落落寡合。”(13) 篱笆。【例句】:“凿井浚渠,缚落锄园。”(1)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 rì]

1. 夕阳。

[setting sun;]

落日 引证解释

⒈ 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落日次 朱方。”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落日横江老白苹,同乡停问一相亲。”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主人》:“落日的红光,把他的脸孔,照成了古铜色。”


国语词典

落日 [luò rì]

⒈ 夕阳。

唐·杜甫〈后出塞〉诗五首之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落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夕照释义:傍晚的阳光:西湖在夕照中显得格外妩媚。
    • 2.
      夕阳释义:⒈傍晚的太阳:夕阳西下。⒉属性词。比喻传统的、因缺乏竞争力而日渐衰落、没有发展前途的:夕阳产业。
    • 3.
      斜阳释义: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落日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旭日释义:早晨刚出来的太阳:旭日东升。

落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砂丸释义:借喻落日。
    • 2.
      丹艧释义:同“丹雘”。宋 陆游《思故山赋》:“歷市聚之鸡犬,望塔庙之丹艧。”《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七年》:“从至 翠寒堂,栋宇不加丹艧。”《花月痕》第五回:“黄芦匝地,悲风吹《蒿里》之音;丹艧孔涂,落日下桂旗之影。”
    • 3.
      伯通桥释义:皋桥 的别称。 在今 苏州市 阊门 内。相传 汉 皋伯通 曾居此桥侧,故名。明 徐祯卿《青门歌送吴郎》诗:“落日帆归 杨子渡,青山家对 伯通桥。”参阅 宋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
    • 4.
      余暎释义:谓落日的馀光。
    • 5.
      余照释义:落日馀辉;残照。
    • 6.
      倾羲释义:指落日。
    • 7.
      偷春体释义: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 唐 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顰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 8.
      冷突释义:不生火的烟囱。 明 杨慎《普市》诗:“倦客落日投主人,冷突无烟炊湿薪。”清 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千里丘墟,冷突孤村无犬吠;万家荆棘,短墙深巷有乌啼。”
    • 9.
      凄怅释义:伤感惆怅。宋 苏轼 《七月五日》诗之二:“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悵,念当急行乐,白髮不汝放。”
    • 10.
      凝阴释义:⒈指阴云。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视曾云之崔巍,聆悲飊之掩屑。弥昼夜以滞淫,怨凝阴之方结。望新晴於落日,起明光於躋月。”唐 张说《入海》诗之一:“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宋 苏辙《贺雪御筵谢状》之二:“伏以近自频年,每愆时雪。圣心勤念,虽渊默以无言;天意密符,变凝阴而有作,飞花先自於宫闕,布润俄遍於寰瀛。”⒉阴凉之气。三国 魏 应璩《百一诗》之二:“室广致凝阴,臺高来积阳。”唐 许敬宗《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诗:“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⒊凝聚的阴气。清 戴名世《<儿易>
    • 11.
      南关释义:⒈南方的关塞。《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自 南郡 由 武关 归”裴骃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武关,秦 南关,通 南阳。”南朝 梁 江淹《望荆山》诗:“南关绕 桐柏,西岳 出 鲁阳。”唐 司空曙《送郑况往淮南》诗:“西楚 见南关,苍苍落日间。”⒉明 谓 海西女真 哈达部。该部分布在今 辽宁 开原 南 哈达河 畔,因靠近 明 当时所设马市 广顺关(俗称 南关),故有此称。
    • 12.
      取日释义:迎回落日。喻助废帝复位。
    • 13.
      名王释义:⒈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 《汉书·宣帝纪》:“﹝ 神爵 二年﹞ 匈奴 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颜师古 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代郡 乌丸 行单于 普富卢、上郡 乌丸 行单于 那楼 将其名王来贺。”晋 潘岳《闲居赋》:“故髦士投紱,名王怀璽。”唐 杨师道《咏马》诗:“徒令 汉 将连年去,宛城 今已献名王。”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⒉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唐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汉 则名
    • 14.
      吞毡释义:汉 苏武 于 武帝 天汉 初出使 匈奴,匈奴 欲降之,武 不屈,被幽大窖中。 断饮食,武 啮雪,与毡毛并吞之。后徙 北海,杖节牧羊十九年。及还,须发尽白。事见《汉书·苏武传》。后以“吞毡”为坚贞不屈之典。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六:“纪文达 弔以七律二章,有云:‘延陵 掛剑心相许,属国 吞毡志竟成。’”苏曼殊《落日》诗:“谁知 北海 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 15.
      坠景释义:落日,西下的夕阳。 以喻衰落。
    • 16.
      夕暾释义:落日。
    • 17.
      夕曛释义:⒈落日的余辉。⒉指黄昏。
    • 18.
      姑苏台释义:亦作“姑胥臺”。 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七年不成。”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汉 袁康《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胥门 外有九曲路,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以望 太湖。”元 萨都剌《登姑苏台》诗之二:“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清 孙枝蔚《姑苏台》诗:“姑苏臺 上春可怜,姑苏臺 下草芊芊。”
    • 19.
      客衣释义:指客行者的衣着。唐 祖咏《泊扬子津》诗:“江 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唐 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宋 晁补之《村居即事》诗:“十载京尘化客衣,故园榆柳识春归。”金 元好问《望苏门》诗:“诸父当年此往还,客衣尘土泪斑斑。”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李兰青诗》:“苍茫云水外,帆挟浪花飞。落日在江树,微寒生客衣。”
    • 20.
      嵫景释义:崦嵫山 的落日馀光。喻老年,晚年。南朝 梁 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 嵫 景半,赏尔若光初。”明 杨慎《升庵诗话·若光嵫景》:“嵫 景,崦嵫 之景;若光,若木之光。一喻老,一喻少也。”参见“崦嵫”。
落日是什么意思 落日读音 怎么读 落日,拼音是luò rì,落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落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