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断 [shěn duàn]
1. 审判;裁决。
审断 引证解释
⒈ 审判;裁决。
引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正音书院》:“其敷奏对扬仍有不可通晓王语,则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諭,审断词讼。”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上》:“如谓当道挟恨,审断不公,准其登报以告天下。”
国语词典
审断 [shěn duàn]
⒈ 审判并加以裁决。
引《儒林外史·第五回》:「但大老爷审断明白了,这几个为头的人,还求大老爷发下卑县发落。」
审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决平释义:谓公平断案。 语本《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审断决,狱讼必端平。”《史记·酷吏列传》:“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
- 2.
宪断释义:旧时用以称上司审断的敬词。
- 3.
援免释义:引用律例以减免其罪。 《六部处分则例·刑部·审断下》:“直省 审拟题结之犯,适遇恩赦之年,该督抚将应赦之犯不为援免者,係斩绞人犯降一级调用,係军流以下人犯罚俸一年。”《天雨花》第十六回:“仪贞 一夜不眠,泪流满枕,挨到五更时候,即起身写一书寄与 秀贞,备将始末根由説明,及啟奏当今,天言不准援免等语,候天明了,密密封固,付 左安 逕送监中。”
- 4.
甲必丹释义:英语captain音译。犹首领。用以称呼将校级军官及商船船长。荷兰 之殖民地内,华 人为官吏,专司诉讼租税等 华 侨事务而无预政实权者,亦称“甲必丹”。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六月三十日》:“荷 择其贤能者为马腰甲必丹等官,专理 华 人事务,而审断权仍操自 荷 人。”清 邹容《革命军》第五章:“内地还有甲必丹,收赋治狱荣巍巍,满 奴作了作洋奴,奴性相传入脑胚。”龚翼星《光复军志·党会》:“榜甲 全岛八港,港一甲必丹,皆 华 人为之,以领 华 民。”
- 5.
看语释义:审断案子的文辞。
- 6.
谳语释义:审断案子的文辞。
- 7.
青册释义:⒈帝王册封臣下的符命。南朝 梁 江淹《萧领军让司空并敦劝启》:“而廼復降朱轮之使,方枉青册之劝。”胡之骥 注:“册,符命也。”⒉清册。宋 叶适《平阳县代纳坊场钱记》:“州下青册於县,月取岁足,无敢蹉跌。”金 陆增祥《京兆府提学所帖碑》:“於今年四月间蒙降到房舍地土青册,今验数上石。”⒊元 时用以记载律令及审断事宜的记录。由断事官执掌。元 无名氏《元秘史略》卷九:“百姓每分家财的事,你科断著;凡断了的事,写在青册上,已后不许诸人更改。”韩儒林 等《元朝史》第一章第四节:“委为普上断事官。又宣旨道:‘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