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相如 马相如的意思
xiàng

马相如

简体马相如
繁体馬相如
拼音mǎ xiàng rú
注音ㄇㄚˇ ㄒㄧㄤ ㄖㄨ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xiāng xiàng,(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组词】: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组词】:相信。相烦。相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组词】:相亲。相中(zhòng)。(4) 姓。(1) 容貌,样子。【组词】: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2) 物体的外观。【组词】:月相。金相。(3) 察看,判断。【组词】: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组词】:辅相。宰相。首相。(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组词】: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9) 姓。

rú,(1) 依照顺从。【组词】:如愿。如意。如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组词】: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3) 比得上,及。【例句】: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4) 到,往。【组词】:如厕。(5) 假若,假设。【组词】:如果。如若。假如。(6) 奈,怎么。【组词】: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7) 与,和。【例句】:“公如大夫入”。(8) 或者。【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组词】:突如其来。(10) 表示举例。【组词】:例如。(11) 应当。【例句】:“若知不能,则如无出”。(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才能出众,具有非凡的能力。

马相如的意思

马相如 [mǎ xiàng rú]

1. 汉司马相如的简称。

马相如 引证解释

⒈ 汉 司马相如 的简称。

唐 李商隐 《梓潼望长卿山》诗:“梓潼 不见 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壚。”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总饶你似 马相如 赋《子虚》,怎比的他 石崇 家夸 金谷。”
元 萨都剌 《平川幽居》诗之二:“汉 廷论封禪,应问 马相如。”


国语词典

马相如 [mǎ xiàng rú]

⒈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参见「司马相如」条。

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罏说子虚。」


马相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足乌释义:⒈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 西王母 取食之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张守节 正义引 张楫 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 西王母 取食。”⒉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祥瑞之鸟。《东观汉记·章帝纪》:“三足乌集 沛国,白鹿、白兔、九尾狐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又按《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周书·明帝纪》:“丙申,顺阳 献三足乌。八月甲子,羣臣上表称庆。”亦省作“三足”。《后汉书·班固传》:“甘露宵零於丰草,三足轩翥於茂树。”李贤 注引《古今注》:“元和 二
    • 2.
      上咸五,下登三释义:意谓 汉 德浩荡,等同 五帝,而居 三王 之上。或谓 汉 德不及 五帝 而胜于 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鸣和鸞,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咸同於 五帝,登 三王 之上。”司马贞 索隐引 李奇 曰:“五帝 之德,汉 比为减;三王 之德,汉 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曾琦)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来曼
    • 3.
      不存释义:⒈不存在。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⒉谓危险。《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卒然遇軼才之兽,骇不存之地。”颜师古 注:“不存,不可得安存也。”
    • 4.
      不赡释义:不足。《管子·国蓄》:“岁适美,则市糴无予,而狗彘食人食;岁适凶,则市糴釜十繦,而道有饿民,然则岂壤力固不足,而食固不赡也哉!”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士卒劳倦,万民不赡。”明 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颜渊 困於陋巷,岂道义之不足也?贾谊 屈於 长沙,岂文章之不赡也?”清 王韬《淞隐漫录·泰西诸戏剧类记》:“如 都比,如 车利尼,如 瓦纳,皆以一技之长负盛名,邀厚值。而 中国 之具此能事者,仅餬其口,救死不赡。噫!何相去悬殊哉!”
    • 5.
      不辜释义:⒈无罪。《墨子·非攻上》:“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吕氏春秋·听言》:“诛不辜之民以求利。”《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吕延济 注:“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掠取孤幼,缚束以为奴僕。”⒉指无罪之人。《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孔 传:“辜,罪。”唐 刘禹锡《天论上》:“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⒊不必,不一定。《大戴礼记·夏小
    • 6.
      东封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7.
      东葙释义:同“东厢”。《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李善 注引 孙炎《尔雅注》:“葙,夹室前堂也。”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箱”。
    • 8.
      东蘠释义: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 地。’《魏书》:‘乌丸 地宜东
    • 9.
      东马严徐释义: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 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 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 10.
      两司马释义:⒈官名。 管理二十五个士兵的军士。⒉西汉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均以文章著称,后世合称“两司马”。
    • 11.
      中宿释义:⒈次夜。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为 惠公 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今诣 许昌,不过中宿。”胡三省 注:“中宿,次宿也。”⒉半夜。《三国志·魏志·华陀传》:“昕 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梁书·韦叡传》:“魏 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⒊中途投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步櫩周流,长途中宿。”颜师古 注:“谓其途长远,虽经日行之,尚不能达,故中道而宿也。”南朝 梁 何逊《七召》:“步三休而更迴,涂中宿而方迷。”
    • 12.
      中庭释义:⒈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⒉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唐 李商隐《齐宫词》:“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⒊庭院;庭院之中。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 13.
      中操释义:中曲。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中操,操之中也。” 吕延济 注:“操,曲也……言次第歷其声至於中曲,叹息自激厉也。”详“ 中曲 ”。
    • 14.
      丰艳释义:⒈见“丰艳”。⒉亦作“丰艷”。亦作“丰豓”。多而美。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隣,有一女子,云髮丰艷,蛾眉皓齿。”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罌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⒊丰满艳丽。《太平广记》卷四四二引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孙乞》:“顾见一女,戴青繖,年可十六七,姿容丰艳,通身紫衣。”唐 孟棨《本事诗·事感》:“﹝ 白居易 ﹞年既高迈而 小蛮 方丰艷。”《旧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清 方文《无题》诗:“其俗喜丰艷
    • 15.
      临邛涤器释义:指 汉 司马相如 在 临邛 卖酒,与庸保杂作,涤器市中的故事。宋 秦观《人材》:“文如 长卿 而有 临邛 涤器之陋,将如 韩信 而有胯下蒲伏之辱。”参见“临邛酒”。
    • 16.
      临邛酒释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与(文君)俱之 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 文君 当鑪。 相如 身自著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后因以为典,亦泛指酒。唐 罗隐《听琴》诗:“不知一盏 临邛 酒,救得 相如 渴病无?”前蜀 韦庄《河清》词:“翠娥争劝 临邛 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 17.
      举踵思慕释义:思之深,念之切,至踮脚而望。 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亦作“舉踵思望”。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蓋聞中國至仁,德洋恩普……舉踵思望,如枯旱之望雨。”
    • 18.
      义无反顾释义: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 19.
      乌获释义:战国 时 秦 之力士。 一说可能为更古之力士。后为力士的泛称。《孟子·告子下》:“然则举 乌获 之任,是亦为 乌获 而已矣。”杨伯峻 注:“《史记·秦本纪》言 秦武王 时有力士 乌获,但此时 孟子 年已踰七十,而 乌获 远在西方之 秦,未必能举肯举以为例証。此 乌获 或者是古之有力人,秦 之力士又袭用其名耳。”汉 司马相如《谏猎书》:“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 乌获,捷言 庆忌,勇期 賁育。”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量才而授者,不求功於器外……故灭荧烛者不烦沧海,扛斤两者不事 乌获。”
    • 20.
      乌蓲释义:芦苇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卑溼则生藏莨蒹葭”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葭,芦也,似苇而细小。 江 东人呼为乌蓲。”
马相如是什么意思 马相如读音 怎么读 马相如,拼音是mǎ xiàng rú,马相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相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