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 [à ma]
1. 妈妈。
英[ ma,mother; ]
2. 女佣人。
英[ serving woman; amah; ]
3. 老年男子对妻子的称呼。
英[ wife; ]
4. 满族人称父亲,也作“啊嘛”
英[ father; ]
阿妈 引证解释
⒈ 父亲。
引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阿妈,当日未破 黄巢 时,阿妈的言语:若你破 黄巢,天下太平,与你 潞州 上党郡 镇守。阿妈失其前言,今天阿妈着你孩儿镇守 邢州。”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阿妈阿者大喜;谢俺阿妈封俺五将为五侯,着俺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阿妈!唤你孩儿,那厢使用?”
⒉ 方言。母亲。
引吴组缃 《山洪》一:“今年春上才娶了亲,和他的阿妈,和他的哥哥 大官、二官 分了锅灶,单独成家立业。”
⒊ 为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称呼。
引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七场:“[ 益春 :]请阿娘吃药,阿妈说要趁热吃下。”
⒋ 丈夫对老年妻子的昵称。
引《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金员外 情知蹺蹊了,只得将砒霜实情对阿妈説知。”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翁 便招阿妈到背处道:‘阿妈,你休如此説!姻缘之事,莫非天数。’”
⒌ 对年老妇女的敬称。
引《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那和尚见了员外回家,不敢久坐,已无心吃饼了。见丫鬟送出来,知是阿妈美意,也不好虚得。”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保姆请不起,是否可以物色到比较聪明清洁的阿妈,代为照顾。”
国语词典
阿妈 [à ma]
⒈ 闽南方言。指祖母。
⒉ 父亲。译自女真语。元·关汉卿元·无名氏也译作「阿马」。
引《哭存孝·第一折》:「哥哥会唱,我便能舞,俺父亲是李克用,阿妈喜欢俺两个。」
《货郎旦·第三折》:「阿妈,有甚话对你孩儿说呵,怕做甚么?」
⒊ 广东方言。指母亲。
阿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澳门释义:中国广东省珠江口西侧香山县(今珠海市)属地,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1万(1990),是世界著名的赌城。明嘉靖间都指黄庆,受葡人贿,以此地与葡人通商,每年收地租二万金。崇祯元年,葡始设官,清光绪十三年始与立约,许其管理。其地有阿妈神像,故外国有称为阿妈港者,英文Macao由此而来。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 2.
老阿妈释义:指伯父。 “阿妈”为女真语(amin,满语作ama),意为父亲。
- 3.
话斋释义:粤语口头禅,读话斋意思是“正如...所说”。例如:阿妈话斋....(正如妈妈所说....)。
- 4.
铜马释义:⒈铜铸的马。 《后汉书·董卓传》:“悉取 洛阳 及 长安 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明帝 永平 五年,长安 迎取飞廉并铜马,置 上西门 外 平乐观。”明 梅鼎祚《玉合记·译宾》:“合有金鹅之献,以代铜马之图。”《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后来阿爸被捆在铜马上活活烧死了,阿妈也被迫跳进了 金沙江。”参见“铜马法”。⒉即铜马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清 宋聚业《题南阳旅壁》诗:“时来一夕收铜
- 5.
阿爹释义:⒈父亲。汉 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伤。”唐 韩愈《祭女挐女文》:“维年月日,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于第四小娘子 挐子 之灵。”《水浒传》第二回:“﹝太公﹞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説。’”《新民晚报》⒉6:“康金梅 在她的学画道路上,走过来了。阿爹、阿妈娘不再反对,他们说:‘金梅 囡,要钱买什么,爹妈给。’”对长者的敬称。《旧唐书·回纥传》:“可汗又拜泣曰:‘儿愚幼无知,今幸得立,惟仰食於阿爹。’”宋 王明清《摭青杂记》:“
- 6.
阿老释义:⒈母亲。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见孩儿撒旖旎,放娇痴,心闹吵,眼乜嬉,打阿老,痛伤悲。”⒉老妻对老夫的昵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翁 对阿妈道:‘女儿这几日不哭,心下渐渐冷了,好劝他嫁人,终不然我两个老人家守着个孤孀女儿,缓急何靠?’刘嫗 道:‘阿老见得是。’”严敦易 注:“阿老,老年的妻对夫的一种暱称,犹言老头子。”明 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净笑介]阿老有得吃。[外]阿婆,这是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