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山 [líng yáng shān]
1. 相传为陵阳子明得仙之地。在今安徽宣州城内。
3. 水银的别称。
陵阳山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参阅《元和郡县志·宣州》、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又东逕 安吴县,号曰 安吴溪。又东, 旋溪 水注之,水出 陵阳山 下。逕 陵阳县 西,为 旋溪 水。昔县人 陵阳子明 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山去地千餘丈。”
⒉ 水银的别称。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凡方书所名药物,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妇人也;陵阳子明,非男子也。”
王明 注:“陵阳子明,水银别称……《石药尔雅》云:水银一名子明,一名阳明子。”
陵阳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子安释义:⒈旧传 陵阳 子明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谿中 子安 当来问,子明 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 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 子安。见 汉 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唐 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白龙降 陵阳,黄鹤呼 子安。”参见“子明”。⒉传说中的仙人。《南齐书·州郡志下》:“夏口城 据 黄鵠磯,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 2.
挂鳞释义:传说古代 銍乡 子明 好钓鱼,有一次竟钓得白龙,惧而释之。后白龙来迎他到 陵阳山 上,修炼百余年仙去。见 汉 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后以此为典。南朝 齐 谢朓《将游湘水寻句溪》诗:“既从 陵阳 钓,挂鳞驂亦螭。”
- 3.
新文释义:⒈新近撰写的文章。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适见新文,甚可观。”唐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⒉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唐 杜甫《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沉 谢,异骨降 松 乔。”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过了一夜,又是一年,人既突变为新人,文也突进为新文了。”⒊指诡异而趋时的文体、文风。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⒋新花样。《红楼梦》第四五回:“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
- 4.
步纲释义:同“步罡”。 《云笈七籤》卷六一:“诸步纲起於三步九跡,是谓 禹 步,其来甚远,而 夏禹 得之,因而传世……其法先举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形,亦象阴阳之会也。”唐 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诗:“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宋 林逋《寄玉梁施道士》诗:“氲氲顥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纲。”
- 5.
白拂释义:白色的拂尘。晋 法显《佛国记》:“在右边执白拂而侍。”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拘摩罗王 作 梵王 之仪,执白拂而右侍。”唐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诗:“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宋 陆游《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陇蜀万里未尝相舍戏赋长句赠之》:“青鞋白拂真相称,湘 竹溪藤误得名。”
- 6.
陵阳山释义:⒈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又东逕 安吴县,号曰 安吴溪。又东,旋溪 水注之,水出 陵阳山 下。逕 陵阳县 西,为 旋溪 水。昔县人 陵阳子明 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山去地千餘丈。”参阅《元和郡县志·宣州》、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⒉水银的别称。晋 葛洪《抱朴子·黄白》:“凡方书所名药物,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妇人也;陵阳子明,非男子也。”王明 注:“陵阳子明,水银别称……《石药尔雅》云:
- 7.
陵阳钓释义:相传 陵阳子明 于 涎溪 钓得白龙,放之,后白龙来迎 子明 去,止 陵阳山 上百馀年,成仙而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汉 刘向《列仙传》。后常以“陵阳钓”为垂钓之典。南朝 齐 谢朓《将游湘水寻句溪》诗:“既从 陵阳 钓,挂鳞驂亦螭。”
- 8.
青童释义:⒈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⒉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⒊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