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副净 副净的意思
jìng

副净

简体副净
繁体副淨
拼音fù jìng
注音ㄈㄨˋ ㄐ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组词】:副职。副手。副官。副使。(2) 附带的,次要的。【组词】: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3) 相配,相称(chèn )。【组词】:名实相副。其实难副。(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装”;b.指态度,如“一副笑脸”)。 ◎ 剖开,裂开。【例句】:“不坼不副”。

jìng chēng,(1) 清洁。【组词】:净化。净水。净土。净心(a.清净的心;b.心里没有牵挂)。净院(佛寺。亦称“净宇”)。干净。洁净。窗明几净。(2) 使干净。【组词】:净面。净手(大小便)。(3) 空,什么也没有。【组词】:净尽。(4) 单纯,纯粹的。【组词】:净利。净值。净价。净重(zhòng )。纯净。(5) 单,只,全。【例句】:满地净是树叶。(6) 中国传统戏剧扮演男人的角色名。【例句】:净角(亦称“花脸”、“黑头”)。 ◎ 冷的样子。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本身清洁,无杂质。

副净的意思

副净 [fù jìng]

1. 架子花的旧称。


国语词典

副净 [fù jìng]

⒈ 宋杂剧、金院本中作调笑滑稽表演的脚色。宋·吴自牧元·陶宗仪也作「副靖」。

《梦粱录·卷二〇·妓乐》:「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
《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 鹘。」

⒉ 元代杂剧中次要的净角。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
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猜你是谁?我是搬戏的副净。」


副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面释义:传统戏剧中副净的别称,亦称二花脸。
    • 2.
      五花爨弄释义:金 元 院本的别称。“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
    • 3.
      副末释义:⒈宋 杂剧、金 院本的脚色。 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嘉祐三年)》:“正如杂剧人,上名下韵下来,须勾副末接续尔。”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明 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鶻。”⒉元 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元 无名氏《碧桃花》楔子:“副末扮 张道南 引浄 兴儿 上。”⒊宋 元 南戏和 明 清 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明 高明《琵琶记
    • 4.
      副靖释义:副净。
    • 5.
      弄参军释义:即参军戏。唐 代一种近于滑稽的表演。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开元 中,黄幡绰、张野狐 弄参军。始自 后汉 舘陶 令 石耽。耽 有赃犯,和帝 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开元 中有 李仙鹤 善此戏,明皇 特授 韶州 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 陆鸿渐 撰词云‘韶州参军’,盖由此也。”唐 薛能《吴姬》诗:“楼臺重迭满天云,殷殷鸣鼉世上闻,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絃管弄参军。”清 翟灏《通俗编·俳优》:“弄参军,即后世副净矣。”
    • 6.
      浄色释义:⒈指明净的月色。⒉传统戏剧脚色名称,俗称花脸。一般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险的人物。包括正净、副净、贴净、外净等类。
    • 7.
      花面释义:⒈如花的脸。 形容女子貌美。⒉戏曲角色。净的俗称。如净曰大花面,副净曰二花面,丑曰小花面。又称“花脸”。⒊指有疤痕或斑点的脸。
    • 8.
      贴凈释义:戏剧脚色名。副净。
    • 9.
      贴浄释义:戏剧脚色名。副净。

副净(fu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副净是什么意思 副净读音 怎么读 副净,拼音是fù jìng,副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副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