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规 [lòu guī]
1. 不好的惯例,旧时多指不正当的收费常规。
英[corrupt practices; objectionable practice;]
陋规 引证解释
⒈ 不良的陈规旧习。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一员官》:“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輒庇之,以贜分摊属僚,无敢梗者。”
唐弢 《“我可以爱”》:“生活中的一些封建恶习与陋规,往往正是 鲁迅 攻击的目标。”
国语词典
陋规 [lòu guī]
⒈ 恶劣的惯例。多指官吏私下接受贿赂或索求。
例如:「官场上的许多陋规应该改掉。」
陋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剧释义:冲要烦剧。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革陋规》:“如衝剧之区,供应浩繁。”
- 2.
坐地分贜释义:谓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亦指匪首、窝主等自己不动手而坐分同伙的赃物。《品花宝鉴》第二三回:“那狗友树起党来,亲戚为一党,世谊为一党。挤他不相好的,荐他相好的,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贜,是要陋规的。”茅盾《残冬》:“张剥皮 自己才是贼呢!他坐地分赃……去年不是到了一伙偷牛贼么?专偷客民的牛,也偷到镇上的粉坊里;张剥皮 他--就是窝家!”
- 3.
平余释义:清 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 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 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 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 二年,四川省 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条鞭法,名为永不加赋,而耗羡、平餘,犹在正供之外。”
- 4.
敝规释义:陋规,不良的惯例。
- 5.
杂派释义: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清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方今之务,莫如严飭司道以下,革陋规,除杂派,限幕友修脯之制。”《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期:“废除封建领主、地主的官租、地租、劳役、杂派、高利贷等封建剥削和各种封建特权,并没收其土地为农民所有。”
- 6.
白规释义:旧时劣绅在完漕时向地方政府索取的类似回扣的陋规。
- 7.
规礼释义:旧时官吏、差役凭借便利,巧立名目所需索的陋规。种类名目繁多。
- 8.
讦发释义:告讦举发。《明史·舒化传》:“帝虑羣下欺罔,间有訐发,輙遣官逮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邻人讼生,訐发 婴寧 妖异。”任乃强《张澜先生轶事(一)》:“先生亦联合县绅讦发历年县府陋规,及 邓隆 的父亲同住署内,潜出招摇纳贿各事。”
- 9.
银水释义:⒈银子的成色。《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是价钱上相让多了,银水要足纹的。”⒉谓银钱行市。《吴歌甲集·媒婆到我家中坐》:“算盘通,银水精,一算再算甚聪明。”顾颉刚 注:“银钱行市也。”⒊即贴水。银元兑换辅币时的贴补。毛泽东《寻乌调查》:“第一是银水,每块钱至少吃去半毛至多一毛……经征主任没有薪水,专靠银水及其他陋规养他。”
- 10.
铺班释义:指旧时官府差役向犯人索取贿赂而定的陋规。
- 11.
锢陋释义:难于更改的陋规。 錮,通“固”。
- 12.
陋仪释义:犹陋规。
- 13.
陋套释义:陋规,陋习。
- 14.
陋规释义:不好的规矩、惯例:革除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