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本 [dìng běn]
1. 著作经过编排、整理,最后确定或准备刊印的本子。有固定套语格式的样本、底本。固定不变的原则。指定武《兰亭》帖。
定本 引证解释
⒈ 著作经过编排、整理,最后确定或准备刊印的本子。
引《晋书·孙盛传》:“《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 盛 写两定本,寄於 慕容儁。”
《魏书·孙惠蔚传》:“臣今依前丞臣 卢昶 所撰《甲乙新録》,欲裨残补闕,损併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闻所著已有定本,恨未得见,亦可示及否?”
郭沫若 《<孔雀胆>的润色》:“现在的 莎士比亚 的剧本是经过好些次的演出、改版、增删,然后才成为定本的。”
⒉ 有固定套语格式的样本、底本。
引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士大夫涖职之初,通亲旧书有‘积弊后良费料理’之语,亦为定本。”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吏文可笑》:“吏文行移,只用定本,故有絶可笑者。”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太一宫四立月祝文,旧用定本。 绍定 二年十二月始命学士院撰述。”
⒊ 固定不变的原则。
引《朱子全书》卷五:“圣人教人有定本……夫子对 颜渊 曰:‘克己復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皆是定本。”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 孔子 復生於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⒋ 指 定武 《兰亭》帖。参见“定武石刻”。
引宋 米芾 《书史》:“钱塘 关景仁 收 唐 石本《兰亭》,佳于 定 本,不及余家板本也。”
元 揭佑民 《题玉版兰亭》诗:“忽忆昔年观 定 本,絶胜枕臼与梅花。”
国语词典
定本 [dìng běn]
⒈ 基本原则。
⒉ 已校正审定的书籍。
引《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传》:「臣今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⒊ 唐太宗得王羲之所书兰亭真迹,刻于学士院。后因乱辗转移置,曾置于定州,故称为「定本」。
引宋·俞松《兰亭续考·卷一》:「兰亭叙,世闲本极多,惟定本者最佳。」
定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鲗墨释义:乌贼鱼分泌的液汁,其黑如墨,以之书写,逾年自消,故以喻不足为据。宋 薛季宣《从孙元式假定本韩文》诗:“脱落间亡乌鰂墨,蠧残寧免白鱼辞。”张令仪《读<霍小玉传>》诗:“密誓俄成乌鰂墨,新欢又占凤凰楼。”参阅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
- 2.
人证合一释义:指人脸识别与身份证识别通过人证合一核查系统身证通检测,并能确定本人与身份证上的信息一致。
- 3.
党政机关释义:党政机关,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一条对党政机关进行了定义: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党政机关,广义上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 4.
写定释义:⒈写成定本。《后汉书·郑玄传》:“所好羣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与其人。”⒉订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今天晚上 彝陵 船开,我已经写定了船票,我们要下次会了。”
- 5.
国防法释义: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6.
土断释义:东晋、南朝 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 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 江 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 东晋 哀帝 时,桓温 推行土断法,裁併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 南朝 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晋书·成帝纪》:“﹝ 咸康 七年﹞夏四月丁卯,葬 恭皇后 于 兴平陵。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宋书·武帝纪中》:“及至大司马 桓温,以民无定本,伤治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于时财阜国丰,实由于此
- 7.
外集释义:⒈正集(传世的定本)以外的文稿汇编,多为后人编集遗缺、伪作或次要作品而成。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退之《论范蠡招文种事略》……其文辞不甚佳,此必少年所作,故黜於外集。”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⒉僧人以佛经为内学,故以所作诗文为外集。参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全室外集九卷续集》。⒊道家尊道学而薄事功,故以所作议政之文为外集。参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
- 8.
寻址方式释义:寻址方式就是处理器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地址信息来寻找有效地址的方式,是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
- 9.
市平释义:⒈谓市场物价稳定。 《周礼·地官·司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汉 郑玄 注:“陈犹列也。辨物,物异肆也。肆异则市平。”孙诒让 正义:“物各异肆则种别相校,易以定其功沽而价不至腾跃,故市得其平。”⒉王莽 新 朝在各地市场所规定的标准价格。在每季的第二个月,司市官评定本地物价,分上、中、下三等,称为“市平”。《汉书·食货志下》:“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⒊旧时民间授受银两所用的一种衡量标准。《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他这银子是九五兑九七色的,又是市平,比钱平小一钱三分半
- 10.
常式释义:⒈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常式,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三:“按《唐会要》,武德 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詔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永为常式。”⒉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禄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当今之所宜也。”《魏书·乐浪王万寿传》:“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著百戏衣?”《魏书·孙惠蔚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 11.
排纂释义:编撰,编辑。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方伯公年九十餘,读书排纂不輟。”清 谭献《<唐诗录>序》:“举三百年之遗文,离为八集,都为一编。排纂未竟,旋以图南;悠悠五载,復事发正,録成定本。”
- 12.
案土释义:安定本土。 案,通“安”。
- 13.
浄本释义:谓誊写清楚的定本。
- 14.
箇箇释义:⒈每个。唐 李九龄《上清辞》诗之五:“羣仙箇箇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史院有窃议史官者曰:史官笔削有定本,箇箇一样。”清 孙枝蔚《听春禽作》诗:“枝头箇箇多欢喜,只有诗人类杜鹃。”⒉逐个;一个一个。唐 黄滔《省试一一吹竽》诗:“齐 竽今歷试,真伪不难知。欲使声声别,须令箇箇吹。”宋 徐铉《春分日》诗:“燕飞犹箇箇,花落已纷纷。”
- 15.
约定还款释义:约定还款是信用卡的自动还款业务,可以绑定本行借记卡自动还款,绑定自动还款可以全额还款和最低还款的选择。如果有个人网银可以网银里面自己设置约定还款业务。只要绑定的借记卡金额够还款信用卡,银行会自动扣款来还款。
- 16.
莅职释义:⒈到任;就职。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序:“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 沉侯 ﹞见赠五言。予时病,既以不堪莅职,又不获復诗。”唐 姚合《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国初州郡官属,皆长吏自行奏辟;姓名未闻於朝,已先莅职。”⒉涖職:到职。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士大夫涖职之初,通亲旧书有‘积弊后良费料理’之语,亦为定本。”明 宋濂《李大猷传》:“令闭门习读三月,俟髮长胜冠然后涖职。”
- 17.
覆校释义:复查;校对。《晋书·陆云传》:“伏见令书,以部曲将 李咸、冯南,司马 吴定,给使 徐泰 等覆校诸官市买钱帛簿。”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会州刺史 崔公 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全书译成,还要经过总勘,就是要覆校全书,确实首尾通畅,才作为定本。”
- 18.
谗脣释义:亦作“谗唇”。谗口;谗舌。宋 宋祁《文正王公墓志铭》:“谗脣不摇,王室无惎。”明 冯梦龙 定本《邯郸梦·谗人私计》:“俺试把谗唇鼓,应教天眼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