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有分 有分的意思
yǒufèn

有分

简体有分
繁体
拼音yǒu fèn
注音ㄧㄡˇ ㄈ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u yòu,(1) 存在。【组词】: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 表示所属。【例句】:他有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组词】:有病。情况有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例句】:水有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组词】:有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有劳。有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组词】:有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组词】:有夏。有宋一代。(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基本含义

有区别、有差别

有分的意思

有分 [yǒu fèn]

1. 有分器。谓诸侯分有天子藏于宗庙的宝器。有分别,有区别。有一份。谓分享财物。如:这些东西人人有分。(fèn)有职分。有一份。谓参与某事。有缘分。

有分 引证解释

有分器。谓诸侯分有天子藏于宗庙的宝器。

《左传·昭公十二年》:“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杜预 注:“分,珍寳之器。”
孔颖达 疏:“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是言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

有分别,有区别。

《庄子·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郭庆藩 集释:“羣分而类别也。”

⒊ 有职分。

《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
郑玄 注:“分,犹职也。”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

⒋ 有缘分。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宋 吕渭老 《浣溪纱》词:“逐伴不知春路远,见人时著小词招,阿谁有分伴吹簫?”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我女有分与天子为皇后。”
胡韫玉 《即席赠桥口兼之》诗:“一夕 蓬莱 齐烂醉,神仙有分傲 秦皇。”

⒌ 有一份。谓参与某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九:“作事预及曰有分,否曰无分,财物亦然。”

⒍ 有一份。谓分享财物。

如:这些东西人人有分


国语词典

有分 [yǒu fèn]

有分享利益或分负责任的资格。

《土风录·卷九·有分无分》:「作事预及曰有分,否曰无分,财物亦然。」

如:「利无巨细,见者有分。」

⒉ 有缘分。

宋·黄庭坚〈江城子·新来曾被眼奚搐〉词:「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丈夫,与你一件物事,教你去投军,有分发迹。」


有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2.
      一字褒贬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3.
      一致好评释义:大家趋向相同,都觉得好,意见没有分歧。
    • 4.
      一致释义:⒈没有分歧:看法一致。步调一致。⒉一同;一齐:一致对外。
    • 5.
      一话千金释义:比喻说话有价值,有分量。
    • 6.
      三色堇释义:⒈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分枝,叶子长椭圆形,花大,每花有黄、白、紫三色,供观赏。 ⒉这种植物的花。
    • 7.
      不亢不卑释义:也说不卑不亢。不高傲,不自卑。形容对人的态度恰当而有分寸。
    • 8.
      不吭不卑释义:指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态度言语有分寸。
    • 9.
      不咸释义:⒈不周遍;不普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心亿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杨伯峻 注:“咸,徧也。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徧。”《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独恭不优。”韦昭 注:“咸,徧也。”⒉不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杜预 注:“咸,同也。”《新唐书·杨弘礼传》:“﹝ 弘礼 ﹞雅与 玄感 不咸,表其必乱。”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⒊传说中
    • 10.
      不矜不盈释义:矜:矜持,拘谨;盈:多余,过分。不矜持,不过分。形容态度把握有分寸。
    • 11.
      不知进退释义:形容言语行为冒失,没有分寸。
    • 12.
      不识进退释义:不懂得该进还是该退。多形容轻率冒昧,说话或行为没有分寸。也作不知进退。
    • 13.
      两歧释义:(两种意见、方法)不统一,有分歧:办法应该划一,不能两歧。
    • 14.
      举用释义:选拔任用。 《史记·五帝本纪》:“禹、皋陶、契、后稷 ……自 尧 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
    • 15.
      九鼎不足为重释义: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16.
      仙菜释义:海藻名。有淡红、深红、紫褐等色。常固着在海边岩石或其它海藻上。我国 青岛、舟山 等地有分布。含胶丰富,可食用。也可提取藻胶供纺织工业用。
    • 17.
      兄弟阋于墙释义: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18.
      公士释义:⒈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賔。”郑玄 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孔颖达 疏:“公士摈者,谓正聘之时则用公家之士为摈。”⒉公正之士。《荀子·不苟》:“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杨倞 注:“谓於事之中有分争者,不以私害之,则可谓公正之士也。”⒊武功爵名。战国 时 秦 商鞅 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
    • 19.
      内分泌腺释义: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
    • 20.
      内篇释义: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述学》。

有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2.
      一字褒贬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3.
      一致好评释义:大家趋向相同,都觉得好,意见没有分歧。
    • 4.
      一致释义:⒈没有分歧:看法一致。步调一致。⒉一同;一齐:一致对外。
    • 5.
      一话千金释义:比喻说话有价值,有分量。
    • 6.
      三色堇释义:⒈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分枝,叶子长椭圆形,花大,每花有黄、白、紫三色,供观赏。 ⒉这种植物的花。
    • 7.
      不亢不卑释义:也说不卑不亢。不高傲,不自卑。形容对人的态度恰当而有分寸。
    • 8.
      不吭不卑释义:指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态度言语有分寸。
    • 9.
      不咸释义:⒈不周遍;不普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心亿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杨伯峻 注:“咸,徧也。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徧。”《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独恭不优。”韦昭 注:“咸,徧也。”⒉不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杜预 注:“咸,同也。”《新唐书·杨弘礼传》:“﹝ 弘礼 ﹞雅与 玄感 不咸,表其必乱。”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⒊传说中
    • 10.
      不矜不盈释义:矜:矜持,拘谨;盈:多余,过分。不矜持,不过分。形容态度把握有分寸。
    • 11.
      不知进退释义:形容言语行为冒失,没有分寸。
    • 12.
      不识进退释义:不懂得该进还是该退。多形容轻率冒昧,说话或行为没有分寸。也作不知进退。
    • 13.
      两歧释义:(两种意见、方法)不统一,有分歧:办法应该划一,不能两歧。
    • 14.
      举用释义:选拔任用。 《史记·五帝本纪》:“禹、皋陶、契、后稷 ……自 尧 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
    • 15.
      九鼎不足为重释义: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16.
      仙菜释义:海藻名。有淡红、深红、紫褐等色。常固着在海边岩石或其它海藻上。我国 青岛、舟山 等地有分布。含胶丰富,可食用。也可提取藻胶供纺织工业用。
    • 17.
      兄弟阋于墙释义: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18.
      公士释义:⒈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賔。”郑玄 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孔颖达 疏:“公士摈者,谓正聘之时则用公家之士为摈。”⒉公正之士。《荀子·不苟》:“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杨倞 注:“谓於事之中有分争者,不以私害之,则可谓公正之士也。”⒊武功爵名。战国 时 秦 商鞅 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
    • 19.
      内分泌腺释义: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
    • 20.
      内篇释义: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述学》。

有分造句

1.团队内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2.联考将至,时间是一刻千金,不能有分秒的浪费。

3.这个孩子少年老成,办事极有分寸。

4.一个曾和你有分歧的朋友会对你怒发冲冠。

5.班干部的工作既要有分工,又要互相配合。

6.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没有伤痛,也没有分离。

7.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没有伤痛,也没有分离。

8.我和小明的意见有分歧。

9.他们僵持了好久,仍然没有分出高下。

10.尽管有分歧有争吵,而你依然是我最不愿失去的朋友!!。

11.意见有分歧时,我们需要心平气和去解决。

12.你在两个仇人之间说话要有分寸。

13.她的看法既有分析,又有依据。

14.小红做事很有分寸,长辈们都很喜欢她。

15.小华做事没有分寸,往往顾此失彼。

16.他说他做事自有分寸,我看是自有肺肠。

17.革命工作有分工,没有高低贵贱言。

18.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用完伤心只有分离。

19.校长的这番话说得很有分量。

20.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有分(youf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有分是什么意思 有分读音 怎么读 有分,拼音是yǒu fèn,有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有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