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成句 成句的意思
chéng

成句

简体成句
繁体
拼音chéng jù
注音ㄔㄥˊ ㄐ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jù gōu,(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组词】:句子。句法。(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例句】: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基本含义

成句是指由固定的词语组成的短语,具有特定的意义。

成句的意思

成句 [chéng jù]

1. 整个句子。

3. 前人的现成文句。

成句 引证解释

⒈ 整个句子。

宋 陆游 《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⒉ 前人的现成文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迭用人名,直书成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就是掉文,也不过古人的成句,恰好凑到我这句説话上来,不觉冲口而出的,借来用用罢了。”


成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倒文释义:⒈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总说·倒文》:“六经或倒其文,如《易》之‘西南得朋’、‘吉凶者失得之象’,类皆有之,唯《诗》为多,如‘中林’、‘中谷’、‘家室’、‘裳衣’、‘衡从’……不一而尽。”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倒文协韵例》:“古书多韵语,故倒文协韵者甚多。”姚维锐《古书疑义举例增补·补倒文成句例》:“昭 十三年《左传》:‘我之不共,鲁 故之以。’杜 注云:‘不共 晋 贡,以 鲁 故也。’愚 按:‘鲁 故之以’,犹言‘因 鲁 之故’,倒文成句也。”⒉因抄刊
    • 2.
      成句释义:前人用过的现成文句:“东风压倒西风”是古人的成句。
    • 3.
      所以释义:⒈表示因果关系。a)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b)用在上半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提出需要说明原因的事情,下半句说明原因:我所以对他比较熟悉,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也说之所以。c)上半句先说明原因,下半句用“是…所以…的原因(缘故)”: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这就是我所以对他比较熟悉的原因。d)“所以”单独成句,表示“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呀,要不然我怎么这么说呢!⒉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所以。不知所以。
    • 4.
      烦字释义:多馀的文字。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盖於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
    • 5.
      语句释义:文句;成句的话。 也指词语和句子。
    • 6.
      调书袋释义:讥讽人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人成句,以卖弄才学。
    • 7.
      赋得释义: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如 南朝 梁元帝 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
    • 8.
      造句释义:把词组织成句子。
    • 9.
      骈文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开始于汉、魏,六朝最为盛行。后来有的骈文多用四字、六字成句,也叫四六文。这种体裁的文章通篇用骈偶句,即讲究上下句对仗,偏重形式,多堆砌辞藻典故。中唐以后古文运动兴起,骈文渐趋衰落。与“散文”相对。

成句(cheng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成句是什么意思 成句读音 怎么读 成句,拼音是chéng jù,成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成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