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问 自问的意思
wèn

自问

简体自问
繁体自問
拼音zì wèn
注音ㄗˋ 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自己问自己,自我审问

自问的意思

自问 [zì wèn]

1. 自己问自己。

[ self-questioning; ]

2. 自己衡量。

[ reach a conclusion after weighing a matter; ]

自问 引证解释

⒈ 自己衡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自问无用世才,儻殿试蒙拔擢,虚糜廪禄,於义不可。”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驥,自问也还不至於尸位素餐,误人子弟。”
毛泽东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日 寇和亲 日 派的计划即使实现,我们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 人民,不但有责任,而且自问有能力,挺身出来收拾时局,决不让 日 寇和亲 日 派横行到底。”

⒉ 自己问自己。

唐 白居易 《书绅》诗:“岁晚头又白,自问何欣欣。”

如:反躬自问


国语词典

自问 [zì wèn]

⒈ 自省,自我检讨。

如:「扪心自问」、「我自问于心无愧,何必要躲躲藏藏,避不见人。」


自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口问心释义: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 2.
      以心问心释义: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 3.
      何则释义: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歟?”县解《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然而使世之志士论客安其心之一事,则其关係非尠小也。何则?彼革命家惧宪政之成立,深如 北京
    • 4.
      反身而诚释义:反躬自问,是真诚踏实的人。
    • 5.
      反身自问释义: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同“反躬自问”。
    • 6.
      大馆释义:⒈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 《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⒉指高大的馆舍。唐 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⒊近代旅居 香港 的 广东 人对巡捕房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想了半天还不见来,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原注:“旅 香港 粤 人,称巡捕房为大馆。”
    • 7.
      好力寳释义:又名“好来寳”。蒙古族的一种曲艺。流行于 内蒙古自治区。原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自问自答,现在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时夹有快板节奏的说白,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
    • 8.
      微力释义:微小的能力;微薄的力量。常用作谦词。唐 崔融《西征军行遇风》诗:“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自问数十年来……也时时想到 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却可以自白的。”《花城》1981年第4期:“默默无闻,专心积累着生活,准备拿起专业创作的笔,为人民尽微力。”
    • 9.
      心问口,口问心释义:形容内心反复思考,自问自答。
    • 10.
      扪心无愧释义: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11.
      扪心释义:摸摸胸口,表示反省:扪心自问。 清夜扪心。
    • 12.
      抚己释义:省察自己;自问。
    • 13.
      抚心释义:⒈谓收敛心神。⒉抚摸胸口。表示感叹。⒊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 14.
      抚臆释义:以手按胸。表示诚意或自问。
    • 15.
      抚躬释义:谓反躬,反躬自问。
    • 16.
      无愧于心释义: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 问:不是提问,而是自问。愧:愧疚,羞愧,羞惭。
    • 17.
      自反无愧释义: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18.
      自反释义:⒈反躬自问;自己反省。《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赵岐 注:“缩,义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宋 陈亮《复吕子阳书》:“凡百不在多言,各以此自反足矣。”⒉犹自改。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奔駟不能追既往之悔,思改而无自反之蹊,盖知者所深防,而愚者所不免也。”《南齐书·刘瓛传》:“袁 褚 诸公,咸加劝励,终不能自反也。”⒊犹自止。《南史·后妃传上·殷淑仪》:“每寝,先於灵牀酌奠酒饮之,既而慟哭不能自反
    • 19.
      自问释义:⒈自己问自己:反躬自问。 扪心自问。⒉自己衡量(得出结论):我自问还能胜任这项工作。
    • 20.
      藐躬释义:孱弱的躯体。《清史稿·德宗纪二》:“况慈闈颐养廿餘年,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吴樾《暗杀时代》:“内顾藐躬,素非强壮,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藐躬穷奇,所至颠沛。”茅盾《色盲》五:“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实在是毫无意义的。”

自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口问心释义: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 2.
      以心问心释义: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 3.
      何则释义: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歟?”县解《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然而使世之志士论客安其心之一事,则其关係非尠小也。何则?彼革命家惧宪政之成立,深如 北京
    • 4.
      反身而诚释义:反躬自问,是真诚踏实的人。
    • 5.
      反身自问释义: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同“反躬自问”。
    • 6.
      大馆释义:⒈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 《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⒉指高大的馆舍。唐 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⒊近代旅居 香港 的 广东 人对巡捕房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想了半天还不见来,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原注:“旅 香港 粤 人,称巡捕房为大馆。”
    • 7.
      好力寳释义:又名“好来寳”。蒙古族的一种曲艺。流行于 内蒙古自治区。原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自问自答,现在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时夹有快板节奏的说白,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
    • 8.
      微力释义:微小的能力;微薄的力量。常用作谦词。唐 崔融《西征军行遇风》诗:“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自问数十年来……也时时想到 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却可以自白的。”《花城》1981年第4期:“默默无闻,专心积累着生活,准备拿起专业创作的笔,为人民尽微力。”
    • 9.
      心问口,口问心释义:形容内心反复思考,自问自答。
    • 10.
      扪心无愧释义: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11.
      扪心释义:摸摸胸口,表示反省:扪心自问。 清夜扪心。
    • 12.
      抚己释义:省察自己;自问。
    • 13.
      抚心释义:⒈谓收敛心神。⒉抚摸胸口。表示感叹。⒊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 14.
      抚臆释义:以手按胸。表示诚意或自问。
    • 15.
      抚躬释义:谓反躬,反躬自问。
    • 16.
      无愧于心释义: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 问:不是提问,而是自问。愧:愧疚,羞愧,羞惭。
    • 17.
      自反无愧释义: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18.
      自反释义:⒈反躬自问;自己反省。《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赵岐 注:“缩,义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宋 陈亮《复吕子阳书》:“凡百不在多言,各以此自反足矣。”⒉犹自改。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奔駟不能追既往之悔,思改而无自反之蹊,盖知者所深防,而愚者所不免也。”《南齐书·刘瓛传》:“袁 褚 诸公,咸加劝励,终不能自反也。”⒊犹自止。《南史·后妃传上·殷淑仪》:“每寝,先於灵牀酌奠酒饮之,既而慟哭不能自反
    • 19.
      自问释义:⒈自己问自己:反躬自问。 扪心自问。⒉自己衡量(得出结论):我自问还能胜任这项工作。
    • 20.
      藐躬释义:孱弱的躯体。《清史稿·德宗纪二》:“况慈闈颐养廿餘年,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吴樾《暗杀时代》:“内顾藐躬,素非强壮,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藐躬穷奇,所至颠沛。”茅盾《色盲》五:“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实在是毫无意义的。”

自问造句

1.这件事,你自己扪心自问,看你做得对不对?

2.扪心自问,我经手这么多款项,从来没有私自挪用过一分一厘。

3.自问无愧于心,你凭什么向我兴师问罪。

4.出了问题,先要反躬自问,不要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5.对于一名共产党员,应在每一件事完成之后,都要反躬自问,查找错误,进行改正。

6.你扪心自问,你父亲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他。

7.自问德薄才鲜,不敢担当这个职位,恐负众望。

8.错误未必全在他,你也应该反躬自问,他到了今日的地步,你是于心有愧的。

9.说话或作文时,往往先提出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这种自问自答的表达方式叫设问。

10.你扪心自问,你父亲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他。

11.你如果还是个有良心的人,就应该扪心自问一下,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究竟对不对?

12.她反躬自问,发现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

自问(zi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问是什么意思 自问读音 怎么读 自问,拼音是zì wèn,自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