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时作 时作的意思
shízuò

时作

简体时作
繁体時作
拼音shí zuò
注音ㄕˊ ㄗ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zuò zuō,(1) 起,兴起,现在起。【组词】:振作。枪声大作。(2) 从事,做工。【组词】:工作。作息。作业。(3) 举行,进行。【例句】: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例句】: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组词】: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组词】:创作。写作。作曲。作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组词】:作品。不朽之作。(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组词】:作坊。(10) 从事某种活动。【组词】:作揖。作弄。作死。

基本含义

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时作的意思

时作 [shí zuò]

1. 犹时兴。

时作 引证解释

⒈ 犹时兴。参见“时兴”。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而今时作,这些盐商头上戴的是方巾,中间定是一个水晶结子。”


时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麾释义:⒈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⒉形容举事简捷。⒊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 2.
      三时释义:⒈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 注:“三时,春、夏、秋。”唐 元稹《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⒉夏至后半个月。北周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明 周之玙《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⒊早、午、晚。唐 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 3.
      不謟释义:⒈不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贰其命。”杜预 注:“謟,疑也。”杨伯峻 注:“盖言天命不可疑。”《逸周书·酆谋》:“帝命不謟,应时作谋。”⒉不谄媚。《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瀆。”明 方孝孺《希董堂记》:“茅侯 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謟。”
    • 4.
      中数释义:⒈中气一周之数,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孙诒让 正义:“《玉海·天文》引《三礼义宗》云:‘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二会,以为一年’……《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⒉居中、折中之数。《汉书·律历志上》:“天之中数五。”颜师古 注引 韦昭
    • 5.
      五征释义:古人以雨、暘、煖、寒、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徵验,称为“五徵”。
    • 6.
      他时释义:⒈昔日;往时。 《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唐 杜甫《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唐 杜甫《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⒉将来,以后。宋 徐铉《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唐 开元 十五年,一行禪师 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沅、靖 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 7.
      伐鼓释义:古时作战以击鼓为进攻的信号。
    • 8.
      伯鸾德耀释义:⒈汉梁鸿字伯鸾,孟光字德耀。夫妇相敬如宾,贫贱而志不移。旧时作为贤夫妇的典型。⒉用以代称贤夫妇。
    • 9.
      作息释义:工作和休息:按时作息。 作息制度。
    • 10.
      作辍无常释义: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 11.
      八境释义:指 虔州 八境。宋 孔宗翰 守 虔州 时作《南康八境图》, 苏轼 为之题诗(即《虔州八境图》诗)。 宋 杨万里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为爱 东坡 题《八境》,却同 严助 厌 承明 。”
    • 12.
      兵粮米释义:战乱时作为军队所需而征收的米。
    • 13.
      刑牛释义: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
    • 14.
      删略释义:删节省略:文章转载时作了删略。
    • 15.
      劣绅释义:旧时作恶多端的有势力的地主或退职官僚。
    • 16.
      区时释义:也叫标准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一时区使用其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标准时间,称区时。如北京位于东八区,东经120 °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采用的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东经120 °的地方时。
    • 17.
      危机反应释义:个人处于需要超过寻常的能力才能应对的处境时作出的反应。
    • 18.
      及锋而试释义:趁士气高昂时,及时作战。后泛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及:当,趁着。锋:锋利,比喻士气旺盛。
    • 19.
      双管齐下释义: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 20.
      变通能力释义:面对突发问题,要及时作出决定,事后再想当时做的好不好。

时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麾释义:⒈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⒉形容举事简捷。⒊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 2.
      三时释义:⒈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 注:“三时,春、夏、秋。”唐 元稹《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⒉夏至后半个月。北周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明 周之玙《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⒊早、午、晚。唐 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 3.
      不謟释义:⒈不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贰其命。”杜预 注:“謟,疑也。”杨伯峻 注:“盖言天命不可疑。”《逸周书·酆谋》:“帝命不謟,应时作谋。”⒉不谄媚。《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瀆。”明 方孝孺《希董堂记》:“茅侯 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謟。”
    • 4.
      中数释义:⒈中气一周之数,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孙诒让 正义:“《玉海·天文》引《三礼义宗》云:‘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二会,以为一年’……《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⒉居中、折中之数。《汉书·律历志上》:“天之中数五。”颜师古 注引 韦昭
    • 5.
      五征释义:古人以雨、暘、煖、寒、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徵验,称为“五徵”。
    • 6.
      他时释义:⒈昔日;往时。 《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唐 杜甫《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唐 杜甫《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⒉将来,以后。宋 徐铉《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唐 开元 十五年,一行禪师 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沅、靖 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 7.
      伐鼓释义:古时作战以击鼓为进攻的信号。
    • 8.
      伯鸾德耀释义:⒈汉梁鸿字伯鸾,孟光字德耀。夫妇相敬如宾,贫贱而志不移。旧时作为贤夫妇的典型。⒉用以代称贤夫妇。
    • 9.
      作息释义:工作和休息:按时作息。 作息制度。
    • 10.
      作辍无常释义: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 11.
      八境释义:指 虔州 八境。宋 孔宗翰 守 虔州 时作《南康八境图》, 苏轼 为之题诗(即《虔州八境图》诗)。 宋 杨万里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为爱 东坡 题《八境》,却同 严助 厌 承明 。”
    • 12.
      兵粮米释义:战乱时作为军队所需而征收的米。
    • 13.
      刑牛释义: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
    • 14.
      删略释义:删节省略:文章转载时作了删略。
    • 15.
      劣绅释义:旧时作恶多端的有势力的地主或退职官僚。
    • 16.
      区时释义:也叫标准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一时区使用其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标准时间,称区时。如北京位于东八区,东经120 °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采用的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东经120 °的地方时。
    • 17.
      危机反应释义:个人处于需要超过寻常的能力才能应对的处境时作出的反应。
    • 18.
      及锋而试释义:趁士气高昂时,及时作战。后泛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及:当,趁着。锋:锋利,比喻士气旺盛。
    • 19.
      双管齐下释义: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 20.
      变通能力释义:面对突发问题,要及时作出决定,事后再想当时做的好不好。

时作造句

1.对于时代和人民的千呼万唤,我们的影视工作者应当及时作出回答。

2.小学生要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我提供的情况仅供老师处理问题时作参考。

4.不少单位对市政府关于为山区孩子捐献电脑设备的号召,及时作出了极积反应。

时作(shiz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时作是什么意思 时作读音 怎么读 时作,拼音是shí zuò,时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时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