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兵备道 兵备道的意思
bīngbèidào

兵备道

简体兵备道
繁体
拼音bīng bèi dào
注音ㄅ一ㄥ ㄅㄟˋ ㄉㄠ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bèi,(1) 具备;完备。【组词】: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组词】: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3) 设备。【组词】:设备。装备。军备。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军队备战的道路,也可用来比喻做好充分准备。

兵备道的意思

兵备道 [bīng bèi dào]

1. 官名。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清代沿置。

至兵备道(此指兵备道衙门)前被杀。——清·邵长衡《青门剩稿》

[officials of rectifying armed force in Ming Dynasty;]


兵备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践涖释义:当政,在任。 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调任山西巡抚湖北巡抚谥文节常公神道碑》:“在 浙 二年,歷署布政按察两司使,兼 杭、嘉、湖 海防兵备道三司,践涖卓有餘声。”
    • 2.
      践莅释义:当政,在任。 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调任山西巡抚湖北巡抚谥文节常公神道碑》:“在 浙 二年,歷署布政按察两司使,兼 杭、嘉、湖 海防兵备道三司,践涖卓有餘声。”
    • 3.
      连四纸释义:即连史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皮纸》:“其次曰连四纸,连四中最白者曰红上纸。”《醒世姻缘传》第七回:“衙门上传梆,递进一角兵备道的文书来。拆开看时,里面却是半张雪白的连四纸,翠蓝的花边,焌黑的楷书字。”亦省作“ 连四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盖此中无纸,前因司道檄县属僧道擕纸来巖拓《元祐党籍》,余转市其连四陆张。”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近 吴中 洒金纸、 松江 潭笺俱不耐久, 涇县 连四最佳。”参见“ 连史纸 ”。
    • 4.
      镌级释义:降低官阶,降职。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耘松观察》:“未几,擢 贵州 贵西 兵备道,而以 广州 讞事鐫级。遂乞养,归田十年,母既终,不復出。”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治中 及 大宛 二县皆鐫级去,比题名録出,士论譁然。”《清史稿·高宗纪五》:“秋七月庚申,索琳 以不职鐫级,以 伍弥泰 为理藩院尚书。”
    • 5.
      除书释义:⒈拜官授职的文书。唐 韦应物《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宋 陆游《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清 赵翼《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⒉选任官员的花名册。宋 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兵备道是什么意思 兵备道读音 怎么读 兵备道,拼音是bīng bèi dào,兵备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兵备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