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唱 [yǒng chàng]
1. 吟咏唱和。
英[chant;]
咏唱 引证解释
⒈ 吟诵;歌唱。
引王西彦 《鱼鬼》:“我们哼着咏唱枣子的山歌。”
《诗刊》1977年第11期:“山,是我国古代诗歌经常咏唱的对象。”
吟咏唱和。指创作诗歌。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八:“他在诗后还写着说,窗外的盆菊开放得正当其时,约我改日也到 为善至乐斋 里去咏唱一番。”
咏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吟唱释义:吟咏歌唱。金 元好问《和党承旨<雪>诗》之二:“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许地山《命命鸟》:“只只鸟儿都出声吟唱。”碧野《富春江畔》:“时至千百年后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 李清照 流寓 金华 时对 双溪 的吟唱。”
- 2.
吟咏释义: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吟咏古诗。
- 3.
歌颂释义:用语言文字赞美颂扬:歌颂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 4.
嘀咕释义:⒈小声说;私下里说:俩人一见面就嘀咕上了。 ⒉猜疑;犹疑:他看到这种异常的情形,心里直嘀咕。
咏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歌释义:谓作歌词而咏唱。
- 2.
咏唱释义:吟咏唱和。
- 3.
咏志释义:⒈谓以诗歌抒发心志。《诗刊》1977年第11期:“在历代诗人笔下,对山的咏唱,决不是对自然美的单纯描摹,它们无不……‘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以咏志耳。”⒉谓以诗歌抒发思想感情。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諼”唐 孔颖达 疏:“美君子执德弘信道篤也,歌所以咏志,长以道自誓,不敢过差其言。”
- 4.
歌诗释义:⒈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⒉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
- 5.
謡咏释义:⒈亦作“谣咏”。歌颂,咏唱。⒉歌谣。⒊见“謡咏”。
- 6.
谣咏释义:1、歌颂,咏唱。2、歌谣。
- 7.
边歌释义:咏唱边疆生活的歌。
- 8.
重章叠句释义: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