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织 [máo zhī]
1. 利用天然毛纤维、毛型化学纤维或两类纤维混纺纱线为经、纬纱,交织制成各类毛织物的工艺过程。
毛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凡尔丁释义:一种平纹单色毛织品,常以线为经、纱为纬织成,质地薄而挺,适宜于做夏季服装。
- 2.
凫靥裘释义:用野鸭头上的毛织成的毛织品。
- 3.
呢子释义: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 4.
呢绒释义:毛织品的统称。泛指用兽毛或人造毛等原料织成的织物。
- 5.
呢羽释义: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
- 6.
哆啰呢释义:一种较厚的宽幅毛织呢料。
- 7.
哔叽释义:密度比较小的斜纹的毛织品。[法beige]
- 8.
壁挂释义:挂在墙壁上的装饰物:毛织壁挂。印染壁挂。木雕壁挂。
- 9.
天鹅绒释义:一种起绒的丝织物或毛织物,也有用棉、麻做底子的。 颜色华美,大多用来做服装或帘、幕、沙发套等。
- 10.
孔雀裘释义: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
- 11.
巧克丁释义:巧克丁类似马裤呢的毛织物,呢面织纹比马裤呢细。巧克丁是英文tricotine的音泽,有“针织”的意思。
- 12.
文罽释义:图案华美的毛织品。
- 13.
旃罽释义:毡、毯一类毛织品。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若各居其处,食其食,则是橘柚不鬻,胊卤之盐不出,旃罽不市,而 吴 唐 之材不用也。”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禽兽衣冠》:“北齐 后主马犬有仪同、郡公之号,藉以旃罽,食物十餘种。”
- 14.
旄毡释义: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
- 15.
普罗释义:⒈即氆氇,一种绒毛织品,可作床毯、衣服等。 ⒉见“普罗列塔利亚特”。
- 16.
桐华布释义:《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李贤 注引《广志》:“梧桐有白者,剽国 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后因以称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为“桐华布”或“桐木布”。
- 17.
棕毯释义:用棕毛织成的毯子。
- 18.
椶箱释义:亦作“棕箱”。外层包有棕毛织物的箱子。
- 19.
毛段释义:指毛织物。
- 20.
毛毼释义:一种毛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