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折帛 折帛的意思
shé

折帛

简体折帛
繁体
拼音shé bó
注音ㄓㄜˊ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é zhé zhē,(1) 翻转,倒腾。【组词】:折腾。折跟头。折个儿。(1) 断,弄断。【组词】: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2) 幼年死亡。【组词】:夭折。(3) 弯转,屈曲。【组词】: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4) 返转,回转。【组词】:折返。(5) 损失。【组词】:损兵折将。(6) 挫辱。【组词】:折磨。挫折。百折不挠。(7) 减少。【例句】:折寿(减少寿命)。折扣。(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组词】: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9) 心服。【例句】:折服(①信服;②说服)。(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组词】:折子戏。(11) 判决。【组词】:折狱。(1) 断,绳子折了。(2) 亏损。【组词】:折本生意。(3) 姓。

bó, ◎ 丝织品的总称。【组词】: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喻变争斗为友善)。竹帛(指书籍)。简蠹帛裂(书坏了)。

基本含义

指书信往来,表示折叠着纸张的互通信息。

折帛的意思

折帛 [shé bó]

1. 南宋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折帛 引证解释

⒈ 南宋 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自漕司造船、督府犒军而酒价十倍,和买、折帛行而民有二赋。”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宋齐丘》:“所谓和买、折帛,尤为名不正而敛最重。”


折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供馈释义:亦作“供餽”。供应。《西京杂记》卷四:“此资业之厚,何供馈之偏耶?”《周书·异域传上》:“及 杨忠 与 突厥 伐 齐,稽胡 等復怀旅拒,不供粮餼。忠 乃诈其酋帅,云与 突厥 欲回兵讨之。酋帅等惧,乃相率供馈焉。”唐 元稹《河南元君墓志铭》:“朝廷有事於 淄 蔡,累百万之费……凡主供馈之百一於君者,皆以课迁。”宋 叶适《终论二》:“今既减经总制,罢和买、折帛、蜀 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费以供餽四总领矣。”清 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宾客酒浆束脩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
    • 2.
      守贰释义:指知州、通判等官。 宋 苏辙《王佺通判荆南》:“南郡 控引江湖,商贾之渊,而盗贼之会也,守贰之事於南方为剧。”《宋史·高宗纪》:“癸巳,罢 川 陕 便宜差遣监司、守贰。”《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遣使访 川 陕 诸州守贰之能否,知 夔州 袁逢吉、知 遂州 李虚己、通判 查道、知 忠州 邵燁、知 云安军 薛颜 等七人以称职闻,戊子,皆赐詔书奬諭。”《文献通考·田赋五》:“詔 江 浙 诸州县帛及折帛钱,并以七月中旬到行在,不足者守贰窜黜。”
    • 3.
      折帛释义:南宋 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 4.
      折罗释义:⒈犹折帛。⒉指宴会吃剩的饭菜。

折帛(zhe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折帛是什么意思 折帛读音 怎么读 折帛,拼音是shé bó,折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折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