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损 [hào sǔn]
1. 由于机体组织破坏造成的损失。
英[ waste; ]
2. 由于使用、磨损或腐朽造成的逐渐损失或减少。
3. 每次损失很少一点的逐渐减少;磨损。
英[ comminution; ]
4. 消耗,减损。
例这么一折腾,他家的财产也就耗损殆尽了。
英[ consume; waste; ]
耗损 引证解释
⒈ 消耗损失。
引《南史·明山宾传》:“初, 山宾 在州,所部 平陆县 不稔,启出仓米以振百姓。后刺史检州曹,失簿,以 山宾 为耗损。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
《新唐书·百官志三》:“凡九穀,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
清 李渔 《比目鱼·孤威》:“娶美妾,蓄妖姬,也知道耗损精神。”
国语词典
耗损 [hào sǔn]
⒈ 消耗减损。也作「耗减」。
引《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
近亏损 耗费 损失
耗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损失释义:⒈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这场空战,敌人损失了五架飞机。⒉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东西:损失巨大。
- 2.
消耗释义:⒈(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消耗精力。消耗能量。高产、优质、低消耗。⒉使消耗: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⒊音信(多见于早期白话):杳无消耗。
- 3.
亏损释义:⒈支出超过收入;亏折:企业经营不善,连年亏损。 ⒉身体因受到摧残或缺乏营养以致虚弱:气血亏损。
- 4.
耗费释义:消耗:耗费时间。耗费人力物力。
耗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伤命释义:⒈伤害天子的诏命。 谓天子的命令不能实行。⒉耗损精神。
- 2.
加耗释义:⒈古代在租税正额以外加收的损耗费。五代 后唐 明宗 时,凡民间纳米,每石加收二升,谓之雀鼠耗。五代 后汉 时 王章 又增至二斗,名为省耗。参见《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⒉指白银交换中加补的损耗量。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颇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漕平、规平之殊。”
- 3.
单耗释义:耗损至极。单,通“殫”。
- 4.
变轨释义:⒈共面变轨。指最终轨道面与初始轨道面重合的变轨;⒉空间变轨。指改变轨道面的变轨。变轨需考虑能量耗损和变轨时间的合理选择。
- 5.
壮火释义:指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壮火散气。
- 6.
官耗释义:旧时征收田赋,于正额之外加收若干,名义上是弥补耗损,称官耗。
- 7.
寒蝉效应释义:寒蝉效应着重涉及个人思想、言论、集会等核心价值和自由权利的社会存在及其影响。或专指人民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耗损,就必将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进而打击公共事务、社会道德、个人信心。提醒社会个体必须及时关注、思考由于压制行为、动用戒严措施、轻易兴讼等预后不良及其利害关系,和在助益于思考层面的重要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8.
损耗释义:⒈损失消耗:不能眼看着木材白白损耗掉。⒉货物由于自然原因(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或运输而造成的消耗损失:减少水果运输中的损耗。
- 9.
朘蚀释义:犹耗损。
- 10.
漕平释义:旧时征收漕银的衡量标准。历代征收的漕粮,到 清 代改征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频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有漕平、规平之殊。”《新华月报》1955年第3期:“旧 中国 的货币制度长期以来是不统一的。在银两制度的情况下,由于各种秤的分量不一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
- 11.
电损释义:电流作了其它无用功而出现的电能耗损。
- 12.
疲耗释义:困顿耗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在兵閒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旧唐书·郭虔瓘传》:“虽广获珍奇,多斩首级,而中国疲耗,殆至危亡。”《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数年疲耗,今始息肩,自宜内固根本,不当更为繁费。”
- 13.
秏失释义:耗损。
- 14.
缩重释义:⒈家畜在运输中以及在加工成为食用肉过程中重量的耗损。 ⒉烹调过程中肉的重量耗损。
- 15.
罢耗释义:疲惫耗损。《汉书·匈奴传下》:“兵连祸结三十餘年,中国罢耗,匈奴 亦创艾。”宋 王安石《谢提转启》:“顾神明之罢耗,当使役之浩穰,惭非其宜,辞得所欲。”
- 16.
耗损释义:消耗损失:耗损精神。 减少粮食的耗损。
- 17.
耗涸释义:水因耗损而干涸。
- 18.
耗顿释义:耗损疲困。 《明史·艾万年等传赞》:“兵力耗顿,加以统驭失宜,应援不及,求无败衄,得乎!”
- 19.
脱气释义:⒈泄气;没有本事。 ⒉病名。中医谓元气耗损所致。
- 20.
虚亏释义:白白地耗损。 宋 欧阳修 《论元昊来人请不赐御筵札子》:“其 元昊 一行来人,伏乞凡事减勒,无令曲加优厚,若因此得其抑挫而臣伏,则吾计无失;如其必不臣伏,则免至虚亏事分,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