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籍 [bǎn jí]
1. 〈书〉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
2. 泛指领土、疆域。
4. 书籍。
版籍 引证解释
⒈ 户口册。
引《后汉书·仲长统传》:“明版籍以相数閲,审什伍以相连持。”
李贤 注:“《周礼》曰:‘凡在版者。’注云:‘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户口版图》:“兴国 初,有上言事,以闰为限,三岁一令天下贡地图与版籍上尚书省,所以周知地理之险易,户口之众寡。”
《明史·食货志一》:“元 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準。”
《清史稿·食货志一》:“及 同治、光绪 间,交通日广,我国之民耕种贸迁,徧於重瀛,亦有改入他国版籍之事。”
⒉ 版图,疆域。
引宋 叶适 《贺龚参政》:“岂徒因陋就简,袭制度於 汉 唐 之餘,必将用夏变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
《辽史·太祖纪上》:“於是尽有 奚 霫 之地,东际海……北抵 潢水,凡五部,咸入版籍。”
明 宋濂 《侍御史王居仁除山西省参知政事诰》:“况 河 东、 山 西之地……版籍之广,民庶之繁,其事亦云伙矣。”
国语词典
版籍 [bǎn jí]
⒈ 书籍。
引《管子·宙合》「修业不息版」句下唐·尹知章·注:「修业亦不息其版籍。」
⒉ 户口册。
引《新唐书·卷一四五·杨炎传》:「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抏敝。」
版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易释义:更替;轮流。 《新唐书·杜兼传》:“德宗 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歷年不徙。”宋 曾巩《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臣切恐施行之际,新旧代易之初,庶工之间,或吏属因循,或簿书缘絶,其於督察漏略,检防散逸,弥纶之体,不可不早有飭戒。”宋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德怀二三之臣,负众自用,令之不从、召之不至者尚数十,皆束衽来庭,代易奔走,如水凑下。”
- 2.
册籍释义:⒈名册。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英 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⒉记事记帐的簿册。 明 陆深 《溪山馀话》:“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存诸册籍,有此异同。”《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时 胡俊 已是招降了兄弟 胡显 ,将 东川 军民版籍、户口,及钱粮册籍,前来献纳听罪。” 清 方苞 《<吴宥函文稿>序》:“士之声实虽未得备知,而歷试之册籍可稽也,其乡之士大夫可访也。
- 3.
围田释义:⒈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元 王祯《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 江 淮 之间,地多藪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隄,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⒉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章炳麟《定版籍》:“余尝闻 苏州 围田(吴 越 沃野,多称‘圩田’,本由围田,音误作‘圩’;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皆在世族,大者连阡陌。”⒊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文献通考·田赋六》:“﹝ 淳熙 ﹞三年,监察御史 傅淇 奏:近臣僚奏陈围田湮塞水道
- 4.
坑冶释义:唐 宋 以来称金属矿藏的开采与冶炼。 亦泛指矿藏。《宋史·徽宗纪一》:“﹝ 崇寧 三年二月﹞庚申,令天下坑冶金银復尽入内藏。”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一:“生财有道,不在坑冶,况厉民以为益乎?”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惟 天僖 末,岁入银八十八万三千餘两……或出自商旅,或来自外夷,非尽坑冶之数。”章炳麟《定版籍》:“凡诸坑冶,非躬能开浚硩采者,其多寡阔狭,得恣有之,不以露田园池为比。”
- 5.
壤地释义:⒈田地。《管子·八观》:“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韩非子·难二》:“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章炳麟《定版籍》:“孙文 曰:‘故买鬻者,庚偿其劳力而已,非能买其壤地也。’”⒉国土;领土。《左传·哀公十一年》:“越 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唐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今僕射 裴公 开镇蛮 荆,统郡惟九,常侍 杨公,领 湖 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吴玉章《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苏联 ……与 中国 和 日
- 6.
开浚释义:⒈亦作“开濬”。开掘疏浚。《朱子语类》卷四一:“且仁譬之水,公则譬之沟渠,要流通此水,须开浚沟渠,然后水方流行也。”《元典章·户部九·劝农》:“各处官司常加晓諭,相地开濬,使水归,毋令互相渰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往常职道晋省,看见 南京 城里的河道也淤塞的了不得,其实也很可以开浚,那土就怕要用不完了。”《清史稿·河渠志四》:“前奉諭旨,开濬省城 乾涯河。”⒉挖掘;开采。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诸坑冶:非躳能开浚硩采者,其多寡阔陿,得恣有之,不以露田园池为比。”⒊比喻开导。《辛亥革命
- 7.
版曹释义:宋 代户部左曹的别称。 因职掌版籍,故称。亦借指户部。
- 8.
白籍释义:东晋 和 南朝 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晋书·成帝纪》:“﹝ 咸康 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詔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胡三省 注:“时王公庶人多自北来,侨寓 江 左;今皆以土著为断,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户口版籍也。宋 齐 以下有黄籍。”
- 9.
类丑释义:⒈指附属于宗族内的奴隶。《左传·定公四年》:“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杜预 注:“丑,众也。”⒉指善良的同类。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席六幕之餘壤,而富斗絶于类丑,故法以均人。”
- 10.
草莱释义:⒈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宋 叶适《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清 周亮工《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⒉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宛
- 11.
衍沃释义:⒈平坦肥美的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杜预 注:“衍沃,平美之地。”《国语·周语上》:“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韦昭 注:“广平曰原,下溼曰隰。下平曰衍,有溉曰沃。”宋 陆游《农家歌》:“为农但力作,瘠卤变衍沃。”⒉泛指平原。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古之为差品者,山林之地,九夫为度;九度而当一井,迭为九衰,至於‘衍沃’而止矣。”⒊土地平坦肥美。⒋引申为富饶。清 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夫三郡财赋之衍沃,两年倒悬之困苦。”
- 12.
衰征释义:亦作“衰政”。 视土地之差等以征税。政,通“征”。《国语·齐语》:“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韦昭 注:“衰,差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荀子·王制》:“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土,民有者无得旷,其非岁月所能受者,程以三年,岁输其税什二,视其物色而衰征之。”
- 13.
诈注释义:谓登记户口时弄虚作假。《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民部侍郎 裴藴 以民间版籍,脱漏户口及诈注老小尚多,奏令貌閲,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
- 14.
蹊隧释义:⒈亦作“蹊遂”。小路。《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宋 苏辙《祭八新妇黄氏文》:“风波恐惧,蹊遂颠絶。”章炳麟《訄书·定版籍》:“穷巷之宅,不当蹊隧者,视露田而弱,当孔道者,鱼池勿如别为差品。”⒉门径,门路。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当时一二年间,几至於姦无蹊隧,而政有根本矣。”
- 15.
逋违释义:⒈谓不守法令。 《周书·儒林传·乐逊》:“顷承 魏 之衰政,人习逋违。”⒉拖欠不交。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其州县赋调,积有逋违。乃稽诸版籍,通校大数八年之赋,举空名以歛之。”
- 16.
黄籍释义:晋 代和 南朝 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杜佑 曰:‘黄籍者,户口版籍也。’”明 归有光《策问》之十二:“今天下编户不具,黄籍无稽,流冗与土著杂处。”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齐高帝 新建 齐 朝,想整顿黄籍。黄籍是普通民众的户口簿,是朝廷征取租税徭役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