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庙 [jiā miào]
1. 见“家祠”
英[ancestral temple;]
家庙 引证解释
⒈ 祖庙;宗祠。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上古叫宗庙, 唐 朝始创私庙, 宋 改为家庙。
引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文潞公 作家庙,求得 唐 杜岐公 旧址。”
《宋史·礼志十二》:“庆历 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风水客》:“先生发愤集房族百餘人,祭家庙毕,持香祷於天。”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六讲:“前几天我到乡下进了一所祠堂,走到最后进的一间厅堂去休息,看见右边有一个孝字,左边一无所有,我想从前一定有个忠字,象这些景象,我看见了的不止一次,有许多祠堂或家庙,都是一样的。”
国语词典
家庙 [jiā miào]
⒈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
引《宋史·卷一〇九·礼志十二》:「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
《红楼梦·第六三回》:「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
家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祧释义:古代帝王的宗庙分家庙和远祖庙,远祖庙称祧。家庙中的神主,除始祖外,凡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中合祭;永不迁移的叫做“不祧”。
- 2.
不迁之庙释义: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 3.
侪伦释义:⒈朋辈。汉 王充《论衡·自纪》:“建武 三年,充 生。为小儿,与儕伦遨戏,不好狎侮。”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是故儕伦则念之矣,独立战始,且垂七旬,智者竭虑,勇士效命,而吾儕庶士,坐观其成,儻不尽一得之愚,殆自放于国民之外。”⒉相比并的人。清 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汉 家庙食果何人?未必 卫、霍 无儕伦。”
- 4.
四面碑释义:《颜氏家庙碑》的别称。
- 5.
墓所释义:墓地,坟地。《后汉书·马援传》:“会 况 卒,援 行服期年,不离墓所。”宋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文》:“汉 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於墓所。”
- 6.
宗祊释义:宗庙;家庙。
- 7.
宗祠释义:供奉、祭祀家族祖先的祠堂、家庙。
- 8.
庙见释义:⒈古代嗣君即位或封建诸王必拜谒祖庙,谓之“庙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立 二世 之兄子 公子婴 为 秦王 ……令 子婴 斋,当庙见,受玉璽。”《史记·赵世家》:“大朝於东宫,传国,立 王子何 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帝遂以 元侃 为 开封 尹,改封 寿王,至是立为太子。庙见还,京师 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⒉古婚礼,妇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则於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为“庙见”。《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孔颖达 疏:“此谓舅姑亡者,
- 9.
收辑释义:⒈招集整顿;收复安抚。 《北齐书·魏兰根传》:“宝寅 至 雍州,收辑散亡,兵威復振。”《周书·文帝纪下》:“景(侯景)请留收辑 河 南。”⒉收集。宋 朱熹《书先吏部韦斋铭并刘范二公帖后》:“敢收辑遗文,藏之家庙,以示子孙。”清 邓显鹤《<船山遗书目录>序》:“﹝ 船山 ﹞殁后四十年,遗书散佚,其子 敔 始为之收辑推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一般编年体的《杜甫诗集》,大率在《耒阳》一诗之后还有所收辑。”参见“收集”。
- 10.
有后释义:有后嗣。《左传·桓公二年》:“臧孙达 其有后於 鲁 乎!君违,不忘諫之以德。”唐 韩愈《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何寿之不遐,而禄之不多,谓必有后,其又信然耶!”《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今日到你这座家庙,便叫 玉郎 奉主入祠,使你二位老人家无后如同有后。”
- 11.
期练释义:丧礼服制。 期丧的第十一个月祭于家庙时穿着练帛。《北史·牛弘传》:“弘 以三年之丧,祥禫具有降杀,期服十一月而练者,无所象法,以闻於帝。帝下詔除期练之礼,自 弘 始也。”《隋书》作“朞练”。
- 12.
焚黄释义: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 13.
福物释义:《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贾公彦 疏:“诸臣自祭家庙,祭讫,致胙肉於王,谓之致福。”因谓祭祀所用酒肉为福物。
- 14.
私庙释义:⒈犹家庙。南朝 陈 徐陵《为梁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蒸尝不絶于私庙,子弟得嗣于南藩者,后主 之惠也。”《类说》卷四一引 宋 钱易《南部新书》:“大历 八年,虎入 元载 私庙。”⒉私人所建的庙宇。许地山《解放者》:“大悲院 原是镇外一所私庙,不过好些年没有和尚。”
- 15.
筑构释义:建造。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虽非市朝,而寒暑均和;虽是筑构,而飭朴两逝。”《新唐书·后妃传上·徐贤妃》:“翠微、玉华 等宫,虽因山藉水,无筑构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谓无烦。”宋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独平章事大公首奏乞立庙 河南,明年七月,有詔可之,然尚未知筑构之式,靡所循依。”
- 16.
翠冠释义:⒈翠玉所饰之冠。 为古代贵族妇女所服用。宋 周密《武林旧事·皇后归谒家庙》:“皇后散付本府亲属、宅眷、干办、使臣已下……翠花、翠冠。”明 唐顺之《封孺人庄氏墓志铭》:“其封十五六年,余未尝为置一翠冠。”⒉鸟头上高耸的翠毛。北齐 刘昼《新论·知人》:“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綺翮焱发。”
- 17.
舆从释义:车马随从。明 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二·马王终事》:“又 餘姚 布政 王公恩 死之日,有梳头人 倪 姓者,住隔公家十五里,清晨见公舆从出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奉命祭 西岳,道经 华阴,忽有舆从羽葆,驰衝卤簿。”王闿运《衡阳彭公年七十有五行状》:“时往母墓庐及 查江 家庙,皆布衣青鞋,不恃舆从。”
- 18.
颜体释义:唐代颜真卿所写的书法体式。笔画丰满,结构茂密。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