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滴溜 滴溜的意思
liū

滴溜

简体滴溜
繁体
拼音dī liū
注音ㄉㄧ ㄌ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ī,(1)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组词】:滴眼药。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壶)。(2)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组词】:水滴。汗滴。(3)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组词】:滴水不漏。两滴墨水。

liū liù,(1) 滑行,(往下)滑。【组词】:溜冰。(2) 光滑,平滑,无阻碍。【组词】:溜圆。溜光。(3) 趁人不见走开。【组词】:溜走。溜号。(4) 同“熘”。(1) 迅急的水流。【组词】:大溜。急溜。(2)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组词】:檐溜。承溜。(3)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组词】:水溜。(4)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例句】:一溜三间房。(5)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例句】: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

基本含义

形容物体转动时迅速、灵活。

滴溜的意思

滴溜 [dī liū]

1. 〈方〉:一滴一滴地落下。

她伤心地说着,泪珠滴溜而下。

[falling down;]

滴溜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很圆。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明滴溜冰轮出海角,光灿烂红日转山崖。”
《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素姐 伸出胳膊,露出腿来,打的像紫茄子一般,肿的滴溜着。”
《中国民间故事选·巴拉根仓的故事》:“若颜 老婆两只眼睁得滴溜圆。”

⒉ 形容声音的圆润宛转。

明 袁宏道 《春江引》:“百舌欲止復衝人,一声滴溜芳蹊里。”

⒊ 形容旋转或转动快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老汉挑起担儿,恰待要走,则见那相公滴溜的拨回马来。”
杨朔 《三千里江山》四:“这人身量很矮,两只眼睛跟龙灯似的,滴溜骨碌透活。”

⒋ 圆滑,狡猾。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儿不觅钱,他每都错怨天。”

⒌ 液体一滴一滴地下坠。

许杰 《白雪的消融》:“我们的檐前也曾滴溜着初融的冰水。”
秦兆阳 《贾大奇自述》:“老贾 的嘴巴也就不知不觉地张开了,一滴口水滴溜下来了。”

⒍ 方言。提,提起。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滴溜着脚踢拳墩,哎,你个身着紫衣堂候官,欺负俺这面雕金印射粮军。”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提曰滴溜着。”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讲力量,考武举的头号石头不够他一滴溜的。”
《醒世姻缘传》第十回:“﹝ 高氏 ﹞一边説着,一边滴溜着裙子,穿着往外走。”

⒎ 留下,剩下。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咫尺的月缺花残,滴溜着枕剩衾寒。”
元 张鸣善 《水仙子·讥时》曲:“孟郊 寒、 贾岛 瘦、 相如 病,刚滴溜得老性命,偏今宵梦境难成。”


国语词典

滴溜 [dī liū]

⒈ 盘旋、旋转的样子。引申为盘算。元·无名氏也作「滴流」、「滴流流」。

《渔樵记·第三折》:「老汉挑起担儿,恰待要走,则见那相公滴溜的拨回马来。」

⒉ 引申为悬空、甩离。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慨君王圣怒难分辨,便是老性命滴溜在眼前。」

⒊ 圆、圆滑的样子。

元·乔吉《两世絪缘·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儿不觅钱,他每都错怨天。」

⒋ 用手提著。也作「提溜」。

《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第二日清早,我滴溜著这猫往市上来,打那里经过,正一大些人围著讲说哩!」


滴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怒轰轰释义:同“怒烘烘”。 明 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避不得滴溜溜汗雨沾衣溼,影萧萧风起驄蹄,怒轰轰霜横龙尾。”《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和尚尽他哀告,总不理他,怒轰轰的进房去。”
    • 2.
      打提溜释义:亦作“打滴溜”。方言。谓人或物因悬空挂起而晃动。《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我开了门,一像个媳妇子扳着咱那门桄打滴溜哩!”《中国歌谣资料·褡连儿搭》:“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提溜。”杨朔《三千里江山》不是尾:“我直长直长也长不大!志愿军爷爷告诉我说,大年五更捽着门栓打提溜,就拔高了。”
    • 3.
      打转释义:绕圈子;旋转:急得张着两手乱打转。眼睛滴溜溜地直打转。他讲的话老是在我脑子里打转。也说打转转。
    • 4.
      水色释义:⒈水面呈现的色泽。南朝 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唐 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茅盾《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碧野《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⒉淡青色,接近白色。陈澄之《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⒊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⒋指有水色。《新
    • 5.
      滴溜儿释义:⒈形容极圆:滴溜儿圆。 ⒉形容很快地旋转或流动:眼珠滴溜儿乱转。
    • 6.
      滴溜嘟噜释义:形容旋转或流动。《三侠五义》第二一回:“见他约有二旬年岁,生的甚是俏丽,两个眼睛滴溜嘟嚕的乱转,已露出是个不良之辈了。”
    • 7.
      滴溜打拉释义:累赘拖沓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他﹞把那腰带上面滴溜打拉佩带的东西,御了下来。”
    • 8.
      滴溜溜释义:状态词。形容旋转或流动:陀螺在地上滴溜溜地转动。
    • 9.
      滴留扑释义:同“滴溜扑”。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一隻手揪住衣领,一隻手揝住腰带,滴留扑摔个一字阔脚板。”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原来是不插拴牢,靠着时呀的门开了,滴留扑仰剌叉喫一交。”
    • 10.
      狄良突卢释义:犹言滴溜溜。

滴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怒轰轰释义:同“怒烘烘”。 明 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避不得滴溜溜汗雨沾衣溼,影萧萧风起驄蹄,怒轰轰霜横龙尾。”《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和尚尽他哀告,总不理他,怒轰轰的进房去。”
    • 2.
      打提溜释义:亦作“打滴溜”。方言。谓人或物因悬空挂起而晃动。《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我开了门,一像个媳妇子扳着咱那门桄打滴溜哩!”《中国歌谣资料·褡连儿搭》:“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提溜。”杨朔《三千里江山》不是尾:“我直长直长也长不大!志愿军爷爷告诉我说,大年五更捽着门栓打提溜,就拔高了。”
    • 3.
      打转释义:绕圈子;旋转:急得张着两手乱打转。眼睛滴溜溜地直打转。他讲的话老是在我脑子里打转。也说打转转。
    • 4.
      水色释义:⒈水面呈现的色泽。南朝 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唐 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茅盾《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碧野《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⒉淡青色,接近白色。陈澄之《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⒊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⒋指有水色。《新
    • 5.
      滴溜儿释义:⒈形容极圆:滴溜儿圆。 ⒉形容很快地旋转或流动:眼珠滴溜儿乱转。
    • 6.
      滴溜嘟噜释义:形容旋转或流动。《三侠五义》第二一回:“见他约有二旬年岁,生的甚是俏丽,两个眼睛滴溜嘟嚕的乱转,已露出是个不良之辈了。”
    • 7.
      滴溜打拉释义:累赘拖沓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他﹞把那腰带上面滴溜打拉佩带的东西,御了下来。”
    • 8.
      滴溜溜释义:状态词。形容旋转或流动:陀螺在地上滴溜溜地转动。
    • 9.
      滴留扑释义:同“滴溜扑”。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一隻手揪住衣领,一隻手揝住腰带,滴留扑摔个一字阔脚板。”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原来是不插拴牢,靠着时呀的门开了,滴留扑仰剌叉喫一交。”
    • 10.
      狄良突卢释义:犹言滴溜溜。

滴溜造句

1.小青是个10岁的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特别是淡眉下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滴溜溜地不停地四下张望,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2.浓浓的眉毛下边嵌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儿似的滴溜溜乱转。

3.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时滴溜溜地转动着,显示也一股机灵而淘气的劲儿。

4.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滴溜(dil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滴溜是什么意思 滴溜读音 怎么读 滴溜,拼音是dī liū,滴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滴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