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民族 汉民族的意思
hànmín

汉民族

简体汉民族
繁体漢民族
拼音hàn mín zú
注音ㄏㄢˋ ㄇㄧㄣˊ ㄗㄨ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zú,(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组词】:族规。族长。家族。(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组词】:种族。(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组词】:民族。(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组词】:宗族。氏族。部族。(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组词】:芳香族。(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组词】:族灭。(7) 聚合,集中。【例句】:云气不待族而雨。

基本含义

指中国的主体民族,即汉族。

汉民族的意思

汉民族 [hàn mín zú]

1. 即汉族。参见“汉族”。

汉民族 引证解释

⒈ 即汉族。参见“汉族”。


国语词典

汉民族 [hàn mín zú]

⒈ 专指由汉族的人所组成的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大陆华北以南,占全中华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


汉民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华释义:古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民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用以指称中国。
    • 2.
      共同语释义: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通常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 3.
      北方话释义:汉语最大的一种方言。分布地区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3%以上。北方话内部虽然也有一些差异(划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但总的来说一致性很大,各地的人通话基本上没有困难。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 4.
      字迷释义: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 5.
      师子舞释义:狮子舞。 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 汉 代起流行于 中国 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
    • 6.
      普通话释义: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7.
      木铎释义:⒈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音。”清 邹容《革命军》第四章:“自古司 东亚 文化之木鐸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⒉以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 8.
      民族共同语释义:全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它以本民族语言中的一种方言为基础,吸收其他方言的成分,成为本民族的标准语。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 9.
      现代汉语释义: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包括现代汉语各方面。狭义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普通话。
    • 10.
      笄礼释义: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 11.
      藏金阁释义:藏金阁集团,以藏茶为主营方向,对传播藏文化、促进藏汉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
    • 12.
      长毛释义:⒈指人或动植物身上以及其他物体上较长的毛。⒉太平军为对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律令,恢复汉民族蓄发不剃的习俗,被称为“长毛”。是清代统治者侮辱太平军的称呼。⒊〈动+名〉长出毛。
汉民族是什么意思 汉民族读音 怎么读 汉民族,拼音是hàn mín zú,汉民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汉民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