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 [lǚ liáng]
1. 山名。在今山西省西部,位于黄河与汾河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夏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即指此。
3. 水名。也称吕梁洪。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巨石齿列,波流汹涌。
吕梁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 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
引《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
陈毅 《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⒉ 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引《庄子·达生》:“孔子 观於 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唐 李绅 《泛五湖》诗:“岂復问津迷,休为 吕梁 叹。”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这一边砍将去,就似那 吕梁 泻下的狂澜,如何当抵?”
吕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横草不拈,竖草不动释义:形容懒惰。《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冯金寳 又説大姐成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偷米换烧饼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每日睡到日中纔起来,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每日要喫八分银子药。”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一回:“二儿 佳碧,二十来岁,在家游手好闲,横草不拿,竖草不拈。”
- 2.
横草不拈,竪草不动释义:形容懒惰。《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冯金寳 又説大姐成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偷米换烧饼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每日睡到日中纔起来,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每日要喫八分银子药。”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一回:“二儿 佳碧,二十来岁,在家游手好闲,横草不拿,竖草不拈。”
- 3.
乾嚎释义:⒈嘶哑地嚎叫。艾芜《回家》:“祖母气急败坏地赶去,拉着 丁永森,干嚎着说:‘你打死我……算了。’”⒉同“乾号”。曹禺《原野》第二幕:“孩子仿佛看到了什么东西似的,那么死命地干嚎。”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一回:“﹝ 康锡雪 ﹞倒在椅子上,只呜呜的干嚎。”
- 4.
吕梁释义:⒈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吕梁 未发,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陈毅《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⒉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 5.
大泽释义:⒈大湖沼;大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宋 梅尧臣《送赵谏议知徐州》诗:“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清 昭槤《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近 星宿海,为导者误入大泽中,沮洳难行,人马多死。”鲁迅《亥年残秋偶作》诗:“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髮寒。”⒉即 大泽乡。《史记·项羽本纪》:“秦二世 元年七月,陈涉 等起 大泽 中。”⒊大恩惠。《礼记·祭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李周翰 注:
- 6.
孟门释义:⒈古山名。 在今 河南 辉县 西。春秋 时为 晋国 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 遂伐 晋,取 朝歌,为二队,入 孟门,登 太行。”杜预 注:“孟门,晋 隘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殷紂 之国,左 孟门,右 太行。”唐 长孙佐辅《对镜吟》:“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 孟门 阻。”⒉古山名。在 陕西 宜川 东北、山西 吉县 西,绵亘 黄河 两岸,又称 龙门 上口。《山海经·北山经》:“孟门 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郭璞 注引《尸子》:“龙门 未闢,吕梁 未凿,河 出於 孟
- 7.
宽心面释义:“宽心面”是汉族春节时的节日食品,流行于山西吕梁、陕北一带。每年除夕时,用豆面制作,面条作对比一般时候宽而且薄,初一早餐时食用,取“一年到头心宽可心意”的意思,所以称之为“宽心面”。
- 8.
殆尽释义:几乎罄尽。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旧唐书·郭子仪传》:“﹝ 房琯 ﹞兵及 陈涛,为贼所败,丧师殆尽。”明 文徵明《寿大中丞见素林公叙》:“至於今三十年,或老或死,沦落殆尽,而公归然犹系天下之望。”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五六回:“兴县 地区反‘扫荡’大捷,七百馀敌寇被歼殆尽。”
- 9.
游串释义:⒈串门子。 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四六回:“我 张有义 以前名誉不好,爱串门子。自那回带了彩回来,比谁不规矩?不是和你们在一块活动,就是在地里受苦,谁碰见过我闲游串?”李季《三边一少年·伤心》诗:“他匆忙地,把羊群赶进羊圈。端起饭碗,就到门外游串。”⒉到处走动。《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拉去行院中游串,作东戏耍。”
- 10.
溜钩子释义:亦作“溜沟子”。亦作“溜勾子”。方言。谓钻营,奉承。《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他这人专门替人家拉皮条,溜钩子。”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看你这张嘴,好会溜沟子。”康濯《春种秋收·腊梅花》:“我老三溜勾子,给财主家当狗腿。”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维持会那些人,也都来溜沟子,捧场面。”
- 11.
火塔子释义:塔形的炭堆。 吕梁山 一带风俗,大年除夕在当院把炭块垒积成塔状,供年初一拂晓时点燃。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二回:“腊月三十日你都忙得不能给家里做点活,你看院也没扫,火塔子也没垒,我长上四只手也做不完呀!”
- 12.
火竈释义: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四回:“﹝ 康肉肉 ﹞把 康 家祠堂打扫得一干二净,门上挂起维持会的牌子,里面立起火灶。”
- 13.
看风转舵释义:同“看風使舵”。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康顺风 ﹞性情狡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做事情都是看风转舵。”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我们讨厌那种看风转舵的船手。”
- 14.
缒幽释义:缘绳下坠于幽深之处。清 魏源《天台纪游》诗之二:“縋幽 阴平 师,凿险 吕梁 斧。”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十》:“招集股分,设厂开工於向无人烟之地,凿险縋幽。”
- 15.
藩垣释义:⒈藩篱和垣墙。 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⒊比喻藩国、藩镇。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
- 16.
装葱卖蒜释义:装糊涂;装腔作势。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五七回:“﹝ 巴三虎 ﹞指着 刘喜道 说:‘姓 刘 的,你不要装葱卖蒜,你打死了人还赖谁?走!上碉堡见太君去!’”参见“裝蒜”。
- 17.
踏穨释义:亦作“蹋穨”。 谓履于险地。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或登危蹋穨,虽堕坠,而不觉以 吕梁 之渊为牛迹也。”
- 18.
踢蹋释义:⒈糟蹋。 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回:“后来他父亲抽大烟,逛省城,几年把份家产踢蹋光了。”萧玉《大风口》第十六章:“吃、喝、嫖、赌、抽,不几年的功夫,就把家产踢蹋一空。”⒉象声词。吴华守《我跟父亲当红军》:“父亲只要听到这蹋蹋的声音,就准知道我掉队了。”
- 19.
马烽释义:(1922-)作家。 山西孝义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刘胡兰传》等。
- 20.
骨软觔麻释义:⒈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 心慌撩亂,將身子儘力挨出。挨得骨軟觔麻,纔到得稀鬆之處。”⒉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警备队一听,吓得骨软筋麻,暗暗说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