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 [zǒng shù]
1. 总计的数目。
例总数是 500
英[total; sum total;]
总数 引证解释
⒈ 文章格式的一种。
引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别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埶……叙其事而体者,谓之叙体;总其数而述者,谓之总数。”
⒉ 总括合计的数目。
引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十二变而復黄钟,声之总数也,命之曰十二律。”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我这一向有事不曾清理账目,不知进了多少银子,出了多少银子,你可把总数説来我听。”
国语词典
总数 [zǒng shù]
⒈ 统括合计的数目。
例如:「人口总数」、「金额总数」。
总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山八海释义:古印度之世界观所示山、海之总数。
- 2.
五魁释义:⒈见“ 五经魁 ”。⒉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马,早已闹的烟雾尘天。”
- 3.
人口释义:⒈居住在地球上或某个地区、某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口的增长应同整个社会物质资料的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合理的关系。⒉人:拐卖人口。
- 4.
人数释义:⒈人的总数。⒉花名册上的人员数额。
- 5.
凡数释义:犹总数。
- 6.
划拳释义: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划拳行令。
- 7.
券马释义:宋 时朝廷从边境收购马匹的一种方式。 宋 欧阳修《论监牧札子》:“若国家广捐金帛,则券马利厚,来者必多。”《宋史·兵志十二》:“凡收市马,戎 人驱马至边,总数十、百为一券,一马预给钱千,官给芻粟,续食至京师,有司售之,分隶诸监,曰券马。”
- 8.
劈成释义:⒈〈动〉提成,即从钱财的总数中按一定成数提出来。⒉按要求分成几份。⒊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成某种形状。⒋〈动〉用刀斧等由纵面破开使成为某种形状。
- 9.
半数释义:总数的一半。
- 10.
印第安释义:印第安主要是指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数量究竟有多少?据资料记载,迄15世纪末,在美国、加拿大地区约有100万,西印度群岛至少有100万,整个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约1400万至4000万,共约有160种语别,1200种方言。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兹特克人、托尔特克人、以及萨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印加人。
- 11.
古籍流传释义:古籍流传指古籍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布递变,总数量达10万种以上。
- 12.
团青比例释义:共青团员与28周岁以下适龄青年总数比例。
- 13.
堤封释义:⒈堤岸;崖岸。亦以喻人的风操。⒉都凡;通共。详“提封”。⒊隄封:犹都凡、大凡。《汉书·匡衡传》:“初,衡封僮之乐安乡,乡本田隄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佰为界。”颜师古注:“提封,举其封界内之总数。”《后汉书·班固传上》:“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隄封五万。”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广雅》曰:‘堤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太凡、诸凡也……李善本《文选·西都赋》‘提封万井’,五臣本及《后汉书·班固传》并作‘隄封’,提封为都凡之转,其字又通作堤、隄。”
- 14.
平均释义:⒈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10筐梨重500斤,平均每筐重50斤。 ⒉没有轻重或多少的分别:平均发展。平均分摊。数量不太平均。
- 15.
年轮释义: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 年轮的总数大体相当于树的年龄。
- 16.
年额释义:一年里收入或支付的总数额。《宋史·食货志上四》:“先是,诸路灾伤,截拨上供年额米斛数多,致闕中都岁计。”
- 17.
形声释义:六书之一。形声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叫谐声。
- 18.
总数释义:加在一起的数目:资产总数。与会人员总数不足一百。
- 19.
总额释义:(款项)总数:存款总额。工资总额。销售总额。
- 20.
成交额释义:指当天成交股票的金额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