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陶唐 陶唐的意思
táotáng

陶唐

简体陶唐
繁体
拼音táo táng
注音ㄊㄠˊ ㄊ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 yáo,(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组词】: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2) 制造陶器。【组词】:陶冶。陶铸。(3) 喻教育、培养。【组词】:陶化。陶育。陶染。熏陶。(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组词】:陶然。陶醉。陶陶。(5) 古同“淘”,洗。(6) 姓。

táng,(1) 夸大,虚夸。【组词】:荒唐。唐大无验。(2) 空,徒然。【例句】: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 朝代名。【组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 古同“螗”,指蝉。(7)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陶唐的意思

陶唐 [táo táng]

1. 古帝名。即唐尧。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勋。初封于陶,后徙于唐。

2. 古部族名。

3. 陶唐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

4. 指陶唐之世。

5. 借指开明盛世。

6. 指《击壤歌》。

8. 借指中国。

陶唐 引证解释

⒈ 古帝名。即 唐尧。帝喾 之子,姓 伊祁,名 放勋。初封于 陶,后徙于 唐。

《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有此 冀 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而亡。”
《孔子家语·五帝德》:“宰我 曰:‘请问 帝尧。’ 孔子 曰:‘ 高辛氏 之子,曰 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太宗 谓侍臣曰:‘昔 陶唐 大圣, 柳下惠 大贤,其子 丹朱 甚不肖,其弟 盗跖 为巨恶。’”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粒》:“神农 去 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

⒉ 古部族名。参见“陶唐氏”。

《史记·夏本纪》:“陶唐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
朱鹤龄 注:“《唐·宰相世系表》:杜 氏出 祁 姓, 帝尧 裔孙 刘累 之后,在 周 为 唐杜氏。成王 灭 唐,以封弟 叔圉,改封 唐氏 子孙於 杜城,京兆 杜陵 是也。然则 唐 与 杜 盖同族也。”

陶唐 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久著仁贤声誉重,中外推戴 陶唐。”

⒋ 指 陶唐 之世。

晋 左思 《魏都赋》:“鉴茅茨於 陶唐,察卑宫於 夏禹。”

⒌ 借指开明盛世。

唐 鲍溶 《读李相心中乐》诗:“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 陶唐 一万春。”
清 钱谦益 《山西布政使文翔凤授朝议大夫制》:“以 河汾 之学,教 陶唐 之人,士习之淳,文体之正,胥自 晋 始。”

⒍ 指《击壤歌》。参见“陶唐歌”。

宋 陆游 《示儿子》诗:“父子扶携返故乡,欣然击壤咏《陶唐》。”
清 黄鷟来 《咏怀》之五:“枝榦虽不广,亦足蔽一乡。野人时就坐,鼓腹歌《陶唐》。”

⒎ 借指 中国。

清 吕履恒 《许由冢》诗:“青山顶上一孤邱,俯视 陶唐 十二州。”


国语词典

陶唐 [táo táng]

⒈ 尧的国号。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陶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刘累释义: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宋 梅尧臣《文惠师赠新笋》诗:“刘累 死,龙不驯。世间事,不识真。”
    • 2.
      司空姓释义:司空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官职名为氏。二、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官职名为氏。
    • 3.
      天历释义:⒈见“天历”。⒉亦作“天歷”。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纪。”⒊犹天命。指帝位。《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陶唐 既谢,天歷在 虞。”李善 注:“天歷,天之歷数。”《梁书·萧琛传论》:“及践天历,任遇甚隆。”⒋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 4.
      宣明王释义:宋 代对 陶唐氏 之火正 阏伯 的封号。传说其为 高辛氏 子,居 商丘,奉祀大火之星,后世祭大火,因以其为配。《宋史·礼志六》:“乾道 五年,太常少卿 林栗 等言:‘本寺已择九月十四日,依旨设位,望祭 应天府 大火,以 商丘 宣明王 配。二十一日内火,祀大辰,以 閼伯 配。大辰即大火,閼伯 即 商丘 宣明王 也。缘国朝以 宋 建号,以火纪德,推原发祥之所自,崇建 商丘 之祠,府曰 应天,庙曰 光德,加封王爵,锡謚 宣明,所以追严者备矣。今有司旬日之间举行二祭,一称其号,一斥其名,义所未安。乞自今祀荧惑、大
    • 5.
      干则释义:犹天道。《文选·班固<典引>》:“上稽乾则,降承龙翼,而炳诸《典謨》以冠德,卓絶者莫崇乎 陶唐。”李善 注:“言 陶唐 上能考天之则,下能承龙之法也。”汉 蔡邕《光武济阳宫碑》:“赫矣天光,爰耀其辉。篤生圣皇,二 汉 之微。稽度乾则,诞有灵姿。”
    • 6.
      御龙释义:复姓。相传 夏 时 刘累 学驯养龙以事 孔甲,赐姓 御龙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晋 陶潜《命子》诗:“御龙 勤 夏,豕韦 翼 商。”逯钦立 校注:“言 御龙 曾任职 夏 朝,豕韦 又辅佐 商 朝。《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 曰,昔 匄 之祖,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在 夏 为 御龙氏,在 商 为 豕韦氏,在 周 为 唐杜氏。”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夏禹 之鼎,宝命集於 周 朝;
    • 7.
      斥题释义:榱题。今称出檐,椽之伸出于屋檐下者。语本《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宋 罗泌《路史·疏仡纪·陶唐》:“富而亡骄,贵而不舒,都於 平阳 安邑,居於明堂,斥题不枅,土阶不戚,茅茨不劗,泊如也。”
    • 8.
      服勤释义:谓服持职事勤劳。《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孔颖达 疏:“言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永 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唐 韦应物《谢栎阳令归西郊》诗:“自乐 陶唐 人,服勤在微力。”《清史稿·食货志一》:“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
    • 9.
      枝派释义:⒈分支;流派。《晋书·桓温传》:“况辰极既迴,众星斯仰,本源既运,枝派自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⒉派生;衍变。唐 白居易《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宋 无名氏《<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⒊指支族,后裔。唐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豆卢革、韦説 尝问之曰:‘汾
    • 10.
      汗漫游释义: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唐 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元 耶律楚材《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清 方文《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清 钮琇《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叶玉森《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 11.
      神林释义:尧 陵的俗称。《临汾县志·古迹记》:“﹝ 陶唐氏 陵在城东七十里,﹞土人谓之神林,又谓之神临。陵高一百五十尺,广二百餘步,旁皆山石,惟此地为平土,深丈餘。其庙正殿三间,廡十间。山后有河一道。有 金 泰和 二年碑记。”
    • 12.
      胡书释义:⒈胡人的文字。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天文、画绘、棊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鍊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⒉指科斗书。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陶唐 之世,越常国 献千岁神龟,方三尺餘,背上有文科斗书,记开闢以来。帝命録之,谓之龟歷。伏滔 述帝功德铭曰:‘胡书龟歷之文。’”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新野 有生祠之庙,河 南有胡书之碣。”一说,胡书之碣谓 三国 胡昭 所书之碣。参阅 周一良《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见《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 13.
      豕韦氏释义:古部落名。 彭 姓。为 商汤 所灭。故地在今 河南省 滑县。《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 商 为 豕韦氏。”杜预 注:“豕韦,国名,东郡 白马县 东南有 韦城。”《国语·晋语八》:“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在 夏 为 御龙氏,在 商 为 豕韦氏,在 周 为 唐杜氏。”韦昭 注:“商 谓 武丁 之后为 豕韦氏。”汉 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及 殷 之衰也,大彭氏 豕韦氏 復续其绪,所谓王道废而霸业兴者也。”清 陈梦雷《解介士传》:“性躁而多言,且自负其先世,以为在 豕韦氏 之上。”
    • 14.
      赐氏释义:古时贵者有氏,贱者无氏,有功则君主赐氏以示尊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以更 豕韦 之后。”
    • 15.
      阏伯释义: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 因之,故 商 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主辰。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 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 晋 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閼伯 之星也。实纪 商 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 閼伯、实沉 之郤岁构。”李善 注:“閼伯、实
    • 16.
      陶唐释义:⒈古帝名。即 唐尧。帝喾 之子,姓 伊祁,名 放勋。初封于 陶,后徙于 唐。《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有此 冀 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而亡。”《孔子家语·五帝德》:“宰我 曰:‘请问 帝尧。’孔子 曰:‘高辛氏 之子,曰 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唐 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太宗 谓侍臣曰:‘昔 陶唐 大圣,柳下惠 大贤,其子 丹朱 甚不肖,其弟 盗跖 为巨恶。’”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神农 去 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⒉古部族名
    • 17.
      陶唐氏释义: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唐尧 治地,位于 平阳(今 山西 临汾 西南),尧 乃其领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宣子 曰:‘昔 匄 之祖,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在 夏 为 御龙氏,在 商 为 豕韦氏,在 周 为 唐杜氏。’”杜预 注:“陶唐,尧 所治地,太原 晋阳县 也。终 虞 之世以为号,故曰自 虞 以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 陶唐氏 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宋 罗泌《路史·后纪·陶唐氏》:“帝尧,陶唐氏,姬 姓,高辛氏 之第二子也。”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
    • 18.
      骏杰释义:亦作“骏桀”。犹俊杰。骏,通“俊”。宋 罗泌《路史·后纪十·陶唐氏》:“养老尊贤,骏杰在位。”清 管同《与友人论文书》:“古来文人,陈义吐辞,徐婉不失态度;至若骏桀廉悍,称雄才而足号为刚者,千百年而后一遇焉耳。”

陶唐(taot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陶唐是什么意思 陶唐读音 怎么读 陶唐,拼音是táo táng,陶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陶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