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 wú,(1) 逃。【组词】:逃亡。流亡。(2) 失去。【组词】:亡佚。亡羊补牢。(3) 死。【组词】:伤亡。死亡。(4) 灭。【组词】: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古同“无”,没有。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yīn,(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组词】: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2) 信息,消息。【组词】:音信。佳音。音讯。
1. 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
3. 指淫靡的音乐。
⒈ 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
引《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史记·乐书》引此文, 张守节 正义云:“亡国,谓将欲灭亡之国,乐音悲哀而愁思。”
《北史·隋纪上》:“又设亡 陈 女乐,谓公卿等曰:‘此声似啼,朕闻之甚不喜,故与公等一听亡国之音,俱为永鉴焉。’”
⒉ 指淫靡的音乐。
引《礼记·乐记》:“桑间、濮上 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 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
⒈ 国家将灭亡时充满愁苦哀思的音乐。
引《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再强之,乃俯首击节,唱伊、凉之调,其声哀婉。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
⒉ 淫靡的音乐。
引《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传上·张蕴古传》:「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