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起 [tū qǐ]
1. 突出;高起。
凸起 引证解释
⒈ 突出;高起。
引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凡物之凸起,谓之牡,谓之阳。”
魏巍 《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你的眼前就好象看着凸起一座座城,钢铁的城,纺织的城,石油的城。”
国语词典
凸起 [tū qǐ]
⒈ 鼓起来。
例如:「凸起的地面」。
近突出
反凹下 凹陷
凸起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凹陷释义:向内或向下陷进去:两颊凹陷。地形凹陷。
凸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冒突释义:⒈冲冒。 ⒉古代的一种战船。⒊冒犯。⒋凸起,鼓起。
- 2.
凸版印刷释义:用图文凸起的印版进行印刷。 印版有木刻版、活字版、铅版、照相凸版、电镀铜版、塑料版等。在激光照排、胶片制版推广以前,多用于印刷报刊、书籍等。
- 3.
凸边释义:凸起或伸出的外边。
- 4.
凸起释义:⒈鼓出来:喉结凸起。墙面凸起不少鼓包儿。⒉高出周围的或鼓出来的部分:攀岩时,要抓住岩壁上的凸起往上爬。
- 5.
周郭释义:⒈指古钱的圆边及其方孔凸起的轮廓。 《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熔焉。”《南史·刘悛传》:“﹝钱﹞轻小破缺无周郭者,悉不得行。”《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隋 主患之,更铸五銖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胡三省 注:“钱体为肉,钱孔为好,外圆周之以规,内方周之以矩,曰周郭。”清 黄生《义府·钱制》:“﹝《汉书·食货志》﹞叙 周景王 钱制,云:‘肉好皆有周郭。’此则外圜内方之形,肉谓质,好谓孔,周郭谓边道也。”⒉泛指物体的外缘装饰。宋 何薳《
- 6.
啤酒肚释义:指肥胖的人向前凸起的腹部,一般认为多饮啤酒容易形成这样的体形,所以叫啤酒肚。
- 7.
圆鼓鼓释义:状态词。 形容圆而凸起的样子: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圆鼓鼓的豆粒儿。
- 8.
坟起释义:凸起、高起。
- 9.
堆花释义:物品上凸起花朵或花纹。
- 10.
岗子释义:⒈不高的山或高起的土坡:土岗子。 ⒉平面上凸起的长道:胸口上肿起一道岗子。
- 11.
提花释义:用经线、纬线错综地在织物上织出凸起的图案:提花浴巾。
- 12.
月文释义:钱币术语。是指钱面、背之凸起圆弧,又称月、甲文、月痕。
- 13.
朱文释义:指印面文字凸起,用印泥钤盖出现的红字。
- 14.
格手释义:方言。硌手,谓手触着凸起的东西感觉难受。
- 15.
楞楞释义:⒈凸起显露貌。孙景瑞《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二章一:“雷大鹏 一见几年来的老首长,变成这么瘦骨楞楞的,不禁吃了一惊。”⒉象声词。叶圣陶《绿衣》:“潮水似的狂风在空际涌过,震得我室的窗楞楞地响。”梁斌《红旗谱》二一:“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把小刀子,用手一摸刀锋,噌楞楞地响。”⒊发呆貌。《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何小姐 穿着件湖色短绸衫儿,一手扣着胸坎儿纽子,一手理着鬢角儿,两个眼皮儿还睡得楞楞儿的,从卧房里出来。”沈从文《萧萧》:“有一天,又听人说有好些女学生过路,听过这话的 萧萧,睁了眼做过一阵梦,楞楞的对日
- 16.
水洗羊皮释义:水洗羊皮是水洗皮是两年前流行的复古PU皮革。在PU皮上涂刮一层水性涂料,然后经过加酸放入水洗,破坏水洗皮表面涂料的结构,使其表面凸起的地方褪色显现底色而凹下去的地方则保留原有颜色。
- 17.
沙棱释义:指沙滩上由风浪造成的条状凸起的部分。
- 18.
法花释义:瓷器名。《文物》1959年第3期:“有一种饰以素地凸起的或堆贴的纹饰,器面施以蓝、绿、紫的器物(瓷器),一般称它为‘法花’。‘法花’始于 元 而盛于 明,清 乾隆 以后很少烧制。‘法花’有两种胎子:一种砂胎,多流行于 山西 蒲州、泽州 一带;一种瓷胎,为 景德镇 所仿制。”
- 19.
波谷释义:横波中,质点的振动在平衡位置以上的最高处,叫波峰。在平衡位置以下的最低处,叫波谷。如水波,凸起的最高处是波峰,凹下的最低处是波谷。
- 20.
浮雕释义:雕塑的一种。附着 在平面材料上,雕塑出凸起的半立体形象。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