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肤寸 肤寸的意思
cùn

肤寸

简体肤寸
繁体膚寸
拼音fū cùn
注音ㄈㄨ ㄘㄨㄣˋ
结构AB式
词性量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ū,(1) 肉体表面的皮。【组词】: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2) 表面的,浅薄的。【组词】:肤浅。肤泛。(3) 大。【例句】:“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cùn,(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组词】:尺寸。(2) 短小。【组词】: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瘦小、瘦弱。

肤寸的意思

肤寸 [fū cùn]

1.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宽度为寸,伸直四指的宽度为肤(一肤为四寸)。也用以比喻极小:肤寸之地。

肤寸 引证解释

⒈ 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
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⒉ 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参见“肤寸而合”。

晋 张协 《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唐 王昌龄 《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清 郑廷旸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

⒊ 比喻极小或极少。

《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清 刘銮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鱼虫,概称盆景。”


肤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望释义:祭祀名。望,谓不能亲诣所在,遥望而祭。所祭之事有三,故称“三望”。《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杜预 注:“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郊祀,望而祭之。 鲁 废郊天,而脩其小祀,故曰犹。”《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 泰山 、 河 、 海 。曷为祭 泰山 、 河 、 海 ?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偏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河 , 海 润于千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六宗既禋,三望
    • 2.
      些子景释义:即盆景。元 丁鹤 年《些子景为平江韫上人赋》诗。清 刘銮《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想亦始自 平泉、艮岳 矣。元 人谓之些子景。”参见“盆景”。
    • 3.
      岱云释义:汉 应劭《风俗通·山泽·五岳》:“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天下,其惟 泰山 乎!”后遂以“岱云”指喜雨之云。
    • 4.
      弃遗释义:遗弃,抛弃。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山川道阻,冻馁艰辛,一言忤意,遂见弃遗。”宋 苏辙《齐州祈雨雪祝文》:“蒙神之休,常以有年,云兴肤寸,实雨天下,矧伊我邦,而或弃遗。”
    • 5.
      油云释义: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后诗文中因以“油云”指浓云。晋 陆机《赴洛》诗之一:“谷风拂脩薄,油云翳高岑。”唐 包佶《祀雨师乐章·送神》:“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宋 陆游《叶相最高亭》诗:“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林百举《梦作诗数首醒记三句足成二绝》之一:“油云幕幕雨丝丝,正近江城梅落时。”
    • 6.
      肤合释义:见“肤寸而合”。
    • 7.
      肤寸之地释义: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肤等于四寸。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 8.
      肤寸释义:⒈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⒉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晋 张协《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唐 王昌龄《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宋 黄庭坚《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清 郑廷旸《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参见“肤寸而合”。⒊比喻极小或极少。《战国策·秦策三》:“昔者,齐 人伐 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
    • 9.
      蔚荟释义:云雾弥漫貌。语出《诗·曹风·候人》:“薈兮蔚兮,南山 朝隮。”毛 传:“薈蔚,云兴貌。”汉 焦赣《易林·履之恒》:“潼滃蔚薈,肤寸来会,津液下降,流潦滂沛。”南朝 陈 张正见《石赋》:“上云兴而蔚薈,下激水而推移。”
    • 10.
      角握释义:《礼记·王制》:“宗庙之牛,角握。”郑玄 注:“握谓长不出肤。”孔颖达 疏:“《公羊传》曰:‘肤寸而合。’郑 注《投壶礼》云:‘四指曰扶,扶则肤也。’”古人并四指以量牛角长短。后以“角握”指小牛。
    • 11.
      触石释义: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后以“触石”谓山中云气与峰峦相碰击,吐出云来。《文选·左思<蜀都赋>》:“冈峦纠纷,触石吐云。”李善 注:“《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云,故触石而出也。”唐 李正辞《赋得白云起封中》:“千年 泰山 顶,云起 汉皇 封。不作奇峯状,寧分触石容。”⒉指险峰。晋 陆云《喜霁赋》:“靖屏翳之洪隧兮,戢 太山 之触石。”《文选·郭璞<江赋>》:“播灵润於千里,越 岱宗 之触石。”李周翰 注:“江中起云雾,疾速乃超越也。”
    • 12.
      酌损释义:酌情减损。《易·损》:“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孔颖达 疏:“酌损之者,刚胜则柔危,以刚奉柔,初未见亲也。故须酌而减损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损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谦自贬,以防满溢。唐 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二表》:“窃位既久,妨贤则多。以积年之过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损,所以生灾。”唐 韦执中《白云无心赋》:“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际,焉知酌损不踰於肤寸之间。”
    • 13.
      龙岫释义:《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 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 曜华 之宫,筑 兔园 ,园中有 百灵山 ,山有肤寸石、落猿巖、栖龙岫,又有 雁池 。”后因以“龙岫”泛指精美的湖山建筑。 唐 李峤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诗:“对巖龙岫出,分壑 雁池 深。” 唐玄宗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诗:“ 鶩池 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明 何景明 《元夕怀都下之游》诗之二:“龙岫层城接御沟,香车宝勒夜深游。”

肤寸(fuc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肤寸是什么意思 肤寸读音 怎么读 肤寸,拼音是fū cùn,肤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肤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