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措意 措意的意思
cuò

措意

简体措意
繁体
拼音cuò yì
注音ㄘㄨㄛ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uò,(1) 安放,安排。【组词】:措手。措辞。措置。措身。(2) 筹划办理。【组词】: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3) 弃置。【组词】:刑措。

yì,(1) 心思。【组词】: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2) 心愿,愿望。【组词】: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组词】: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4) 料想,猜想。【组词】:意料。意想。意外。

基本含义

措意指的是谨慎行事,慎重思考,不轻率行动。

措意的意思

措意 [cuò yì]

1. 留意;用心。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语·致思》

[pay attention to;]

措意 引证解释

⒈ 留意;在意。

《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 孔子 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

⒉ 用心。

《魏书·崔鸿传》:“鸿 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 晋 魏 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

⒊ 指诗文的立意。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
宋 许顗 《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復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国语词典

措意 [cuò yì]

⒈ 留意、注意。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文选·王邾·四子讲德论》:「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愿二子措意焉。」

⒉ 文章的立意。

宋·许?《彦周诗话》:「兵火间散乱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


措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儒缓释义:宽柔,柔弱。 《魏书·刘芳传》:“为政儒缓,不能禁止姦盗,廉清寡欲,无犯公私。”《新唐书·齐映传》:“会 德宗 出 奉天 , 鎰 儒缓不知兵,部将 李楚琳 者,素慓悍,欲介贼为乱。” 清 方东树 《〈仪卫轩文集〉自序》:“窃希慕乎 曾南丰 、 朱子 论事説理之法,顾不善学之,遂流为滑易好尽,发言平直,措意儒缓,行气柔慢,而失其国能。”
    • 2.
      匠意释义:犹措意;刻意。 唐 许孟容《<穆公集>序》:“诵六经得其研深,閲百代得其英华,属词匠意,必本於道。”宋 黄伯思《东观余论·跋盘线图后》:“匠意简古,势若一手。”明 袁宏道《吼山观石壁》诗:“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清 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娄东 顾老 七十六,匠意摹画如双鉤。”
    • 3.
      措意释义:留意;用心:读书虽多,然于诗词不甚措意。
    • 4.
      见重释义:受到重视。《世说新语·赏誉》:“王夷甫 语 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 平子 知。’”刘孝标 注引《王澄别传》:“澄 风韵迈达,志气不羣。从兄 戎、兄 夷甫,名冠当年。四海人士,一为 澄 所题目,则二兄不復措意,云‘已经 平子’,其见重如此。”明 何景明《何子·处与》:“在疏则恩当而见重,在戚则分当而见轻。”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楚 声之在 汉 宫,其见重如此。”
    • 5.
      遣言措意释义: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同“遣辞措意”。
    • 6.
      遣词措意释义: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7.
      遣词立意释义: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8.
      遣词造意释义: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措意(cuo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措意是什么意思 措意读音 怎么读 措意,拼音是cuò yì,措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措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