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 [zhōu jí]
1. 船和桨。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英[ boat and oar; ]
2. 水上船只。
例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英[ vessels; ]
舟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舟檝”。
⒉ 后以“舟楫”泛指船只。
引《诗·卫风·竹竿》“檜楫松舟” 毛 传:“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国东有 河、薄洛 之水,与 齐、中山 同之,而无舟檝之用。”
唐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何景明 《咏怀》之五:“江湖多风涛,舟檝不可保。”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疏凿巨石,始通舟楫。”
⒊ 指行船。
引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
⒋ 船桨。
引《楚辞·九章·惜往日》:“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⒌ 指船夫。
引宋 曾巩 《道山亭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⒍ 比喻宰辅之臣。
引《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夫 有唐 所以巍巍, 重华 所以恭己…… 汉高 所以应天,未有不致羣贤为六翮,託豪杰为舟楫者也。”
唐玄宗 《饯王晙巡边》诗:“舟檝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国语词典
舟楫 [zhōu jí]
⒈ 船只。
引《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⒉ 比喻济世的良臣。
引《书经·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舟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霖释义:《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 2.
傅说霖释义:《书·说命上》:“高宗 梦得 説(傅 説),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 傅巖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后因以“傅説霖”称久旱后的甘雨。
- 3.
共鼓释义:传说始作舟楫者。
- 4.
利涉释义:⒈顺利渡河。⒉称舟楫为利涉。
- 5.
刳剡释义:谓营造舟楫。
- 6.
刳舟剡楫释义:营造舟楫。语本《易·繫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后汉书·郎顗传》:“臣闻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海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清 魏源《筹海篇》:“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
- 7.
土长释义:⒈谓土地形成。 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山崩邑沦,宁几千兮;石生土长,必积年兮。”⒉指地面上升。《诗·小雅·甫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汉 郑玄 笺:“至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而事之。”《旧唐书·五行志》:“建中 初,魏州 魏县 西四十里,忽然土长四五尺数亩,里人骇异之。明年,魏博 田悦 反…… 悦 时垒正当土长之所,及僭署告天,乃因其长土为坛以祭。”⒊在本地生长。宋 曾巩《道山亭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⒋一方之长。《宋史·外国传五·占城》:“然臣自为
- 8.
寄任释义:⒈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隋 江总《为沉君理让仆射领吏部表》:“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绵力薄材。”宋 范仲淹《润州谢上表》:“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宋 曾巩《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献纳,或委以藩镇,使剸治烦剧,必能上副忧勤,不负寄任。”⒉托付重任。《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六月,甲戌,鸿渐 来自 成都,广为贡献,因盛陈利害,荐 旰 才堪寄任。”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况全 蜀 重地,数十年间,硕德名臣,方可寄
- 9.
小部释义:⒈指 唐 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乐队。唐 袁郊《甘泽谣·许云封》:“值梨园法部置小部音声,凡三十餘人,皆十五以下。”元 张昱《唐天宝宫词》:“小部梨园出教坊,曲名新赐《荔枝香》。”⒉泛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清 王士禛《秦淮杂诗》之八:“新歌细字写冰紈,小部君王带笑看。”《桐桥倚棹录·舟楫》引 清 徐映玉 诗:“春昼画船相次泊,氍毹小部拂云和。”⒊小部落。《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使彼小部抗衡大国,万一有败,损威岂浅?”
- 10.
弱水释义:古水名。 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 西河 惟 雍州,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餘波入于 流沙。”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史
- 11.
悲啸释义:⒈凄戚长鸣。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龙兴而鸟集,悲啸长吟。”汉 王褒《洞箫赋》:“玄猨悲啸,搜索乎其间。”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於其前,夜则鱼龙悲啸於其下。”⒉指萧瑟作响。茅盾《子夜》十七:“当差们恐慌的脸色,树叶苏苏地悲啸,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这壮丽的 吴公馆 更显得阴沉可怖。”⒊悲切长号。三国 魏 曹植《杂诗》之三:“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别鹤操》:“右旧説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之 闻之,愴然
- 12.
柳岸释义:植柳的水岸。 宋 苏轼《好事近·黄州送君猷》词:“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 13.
桂枻释义:用桂木制成的船桨。亦为舟楫的美称。
- 14.
沙涂释义: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元史·河渠志二》:“杭州 钱塘江,近年以来,为沙涂壅涨,潮水远去,离北岸十五里,舟楫不能到岸。”《清史稿·食货志一》:“浙江 新涨沙涂,民、灶皆承领,百亩为号,十号为甲,十甲老农导耕。”
- 15.
济川释义: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 16.
狎翫释义:亦作“狎玩”。接近、戏弄。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灵 胥。”吕向 注:“言习舟楫人之便用风波,近弄 子胥 之神。”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毛僧》:“吴 有异比丘,号 毛僧,日游聚落,饮啖无所择……轻薄子多狎玩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今见二位先生,既无狎玩我的意思,又无疑猜我的心肠。”
- 17.
繁庶释义:⒈众多。《后汉书·王符传》:“今以大 汉 之广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脩正,而官无善吏,位无良臣。”宋 司马光《论移张叔詹知蔡州不当状》:“蔡州 封部阔远,户口繁庶。”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宝坻县》:“汉 属 泉州,地产鱼盐芦苇…… 金世宗 东幸,见居民繁庶,始立为县。”清 唐甄《潜书·教蚕》:“室庐舟楫之繁庶,胜於他所。”⒉指众多的事务。清 姚鼐《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孰谓儒者不可以理繁庶,孰谓学古不可为今世语。”⒊繁荣富庶。宋 陶穀《清异录·地上天宫》:“﹝ 餘杭 ﹞百事繁庶,地上天
- 18.
羽扇画水释义:指 东晋 吴猛 以白羽扇画水渡 江 的传说。《晋书·艺术传·吴猛》:“﹝ 吴猛 ﹞年四十,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因还 豫章,江 波甚急,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事亦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
- 19.
舟人释义:船夫。《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晋 木华《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唐 郑谷《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
- 20.
舟檝释义:见“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