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宴 [yù yàn]
1. 参加宴会。
预宴 引证解释
⒈ 参加宴会。
引《旧唐书·于志宁传》:“太宗 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 志寧,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 志寧 非三品,所以不来。’ 太宗 特令预宴,即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
预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千叟宴释义:清 帝 康熙 乾隆 等为笼络臣民而举行的大型酒宴。赴宴者均为老人,故称。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康熙 癸巳,仁皇帝 六旬,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预宴者凡一千九百餘人;乾隆 乙巳,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丙辰春,圣寿躋登九旬,适逢内禪礼成,开千叟宴於 皇极殿,六十以上预宴者凡五千九百餘人,百岁老民至以十数计,皆赐酒联句。”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康熙 开千叟宴数次,命群臣饮酒赋诗,均为笼络人起见。”
- 2.
襞笺释义:折纸作书。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 后主 ﹞常使 张贵妃、孔贵人 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 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製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唐 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宋 陆游《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亭 边第一诗。”
- 3.
谕解释义:开导劝解。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同州 刺史 尉迟敬德 预宴,有班在其上者,敬德 怒曰:‘汝何功,坐我上!’任城王 道宗 次其下,諭解之。敬德 拳殴 道宗,目几眇。”宋 司马光《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愚弱失理者,徐为諭解,往往晓悟欣悦,輟讼而去。”
- 4.
鸠杖释义: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 汉 应劭《风俗通》:“俗説 高祖 与 项羽 战,败于 京 索,遁藂薄中,羽 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者。”《新唐书·玄宗纪》:“丁酉,宴京师侍老于 含元殿 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乾隆 乙巳,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