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le liǎo,(1) 明白,知道。【组词】:明了。一目了然。(2) 完结,结束。【组词】:完了。了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组词】:看不了。办得了。(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组词】:写完了。(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组词】:刮风了。
bǎi,(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组词】: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2) 喻很多。【组词】: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le liǎo,(1) 明白,知道。【组词】:明了。一目了然。(2) 完结,结束。【组词】:完了。了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组词】:看不了。办得了。(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组词】:写完了。(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组词】:刮风了。
1. 由于主要的事情了结了,其余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英[ all troubles end when the main trouble ends; ]
2. 死亡结束了一个人的所有的麻烦。
英[ death ends all one’s troubles; ]
⒈ 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引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灵感’的爆发,象鼻子发痒的人,只要打出喷嚏来就浑身舒服,一了百了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一了百了!”
⒈ 语本主要的事一了结,其余相关的事也随之了结。
引《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
《通俗常言疏证·死丧·一了百了》引《病玉缘》剧:「不如决意自了,转觉一了百了哩。」
《花月痕·第二〇回》:「大凡一个人,总是一死为难。当秋痕受饿时,能够同侯氏一死,岂不是一了百了?」
反没完没了
1.总之,这一切叫人滋生着一种愿望,觉得自己生不如死,可以一了百了。
2.这最后一件事办完就一了百了了。
3.一去世,他的苦恼就一了百了了。
4.事情错综复杂,很难找到一个一了百了的解决办法。
5.他走了,对人世间是一了百了。
6.人死后,人们和他过去的恩恩怨怨也就一了百了了。
7.假如不幸,那泥土太重的话,他就会被压在里面,不过那样也好,也可一了百了。
8.译注的那句话,到乡下去吧,一了百了。说给我周围的人听。
9.抑或是一了百了,立即结束卡扎菲四十年的统治?
10.须知,养虎为患,今日,便让我们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11.与其窝在心里生闷气,不如大家当面把问题讲清楚,来个一了百了的解决办法。
12.这项工程如果能在年底竣工,今年的工作任务就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