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燃放 燃放的意思
ránfàng

燃放

简体燃放
繁体
拼音rán fàng
注音ㄖㄢˊ ㄈㄤ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án,(1) 烧起火焰。【组词】:自燃。燃料。燃烧。燃点。燃眉之急。(2) 引火点着。【组词】:点燃。燃灯。

fàng,(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例句】: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2) 散(sàn)。【组词】: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组词】: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4) 驱逐到远方去。【组词】:放逐。放黜。流放。(5) 到基层去。【例句】: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6) 发出。【组词】:放电。放毒。放光。发放。(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组词】:放债。放贷。(8) 扩展。【组词】:放大。放宽。(9) 花开。【组词】:百花齐放。心花怒放。(10) 搁、置。【例句】: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11) 至。【组词】: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基本含义

指点燃并放出火焰,也用来形容烟花爆竹等燃放的场面。

燃放的意思

燃放 [rán fàng]

1. 点着鞭炮,使它放炮开花。

[let off; ignite;]

燃放 引证解释

⒈ 点燃鞭炮等使其爆发。

鲁迅 《彷徨·祝福》:“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


国语词典

燃放 [rán fàng]

⒈ 以火点燃引线。

如:「燃放炮竹」。


燃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点燃释义:使燃烧;点着(zháo):点燃火把。
    • 2.
      燃烧释义:⒈指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通常指如柴、炭、油类、硫黄、煤气等在较高温度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发热和光的剧烈氧化反应。⒉比喻某种感情、欲望高涨。

燃放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熄灭释义:停止燃烧;灭(灯火):火炬熄灭了。

燃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鞭释义:⒈丝制的马鞭。 ⒉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⒊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2.
      封财门释义:旧俗农历元月初一交子时晓香敬神,燃放鞭炮迎春之后,将大门关闭,称为封财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一直坐到金鸡三唱,将近封财门快要睡觉的时候,她把 交恕 叫进来,拉着他的手道:‘儿呀!不要玩了,睡觉吧,你明天又大一岁啦!’”
    • 3.
      开门节释义:也称“出洼”。信奉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夏历九月中)。这一天,安居斋戒期已满,男女老少盛装去寺里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献佛,并举行盛大集会,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跳舞,并舞灯环游各村寨,庆祝安居斋戒期结束。
    • 4.
      张红燃爆释义:张:张贴。张贴红对联或喜报,燃放爆竹。形容节日或逢喜事时喜庆的样子。
    • 5.
      放烽释义:燃放烽火。
    • 6.
      水老鼠花释义: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点着后在水面乱窜,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
    • 7.
      点放释义:⒈燃放。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元宵,上鼇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⒉查点释放。清 袁枚《新齐谐·红花洞》:“復有一人乘骏马约束如军官,持令箭,呼云:‘奉上帝命,烦君点放洞犯,幸勿辞劳!’”
    • 8.
      烟火释义:⒈旧时指祭祀祖先的事,借指后嗣:绝了烟火。 ⒉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或同时变幻出各种景物而供人观赏的东西,主要是在火药中掺入锶、锂、铝、钡、镁、钠、铜等金属盐类,并用纸裹成,种类不一。也叫烟花、焰火。
    • 9.
      燃放释义:点着爆竹等使爆发:燃放鞭炮。 燃放烟火。
    • 10.
      燔燧释义:燃放告警的烟火。
    • 11.
      爆竹释义: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发声的东西。常用于除旧迎新等欢庆场合,但由于燃放时会产生污染或引起火灾、伤人,现在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
    • 12.
      老杆释义:老杆是一种焰火,过节的时候把许多爆竹(主要是二踢脚)绑到架子上进行燃放。
    • 13.
      边炮释义:即鞭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武进岁时记》:“﹝正月﹞初五日,俗谓之五路财神生日,各商店开市,边炮之声,终夜不绝。”叶圣陶《寒假的一天》:“一会儿又听得吉利吉刮,仿佛燃放边炮。”

燃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鞭释义:⒈丝制的马鞭。 ⒉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⒊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2.
      封财门释义:旧俗农历元月初一交子时晓香敬神,燃放鞭炮迎春之后,将大门关闭,称为封财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一直坐到金鸡三唱,将近封财门快要睡觉的时候,她把 交恕 叫进来,拉着他的手道:‘儿呀!不要玩了,睡觉吧,你明天又大一岁啦!’”
    • 3.
      开门节释义:也称“出洼”。信奉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夏历九月中)。这一天,安居斋戒期已满,男女老少盛装去寺里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献佛,并举行盛大集会,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跳舞,并舞灯环游各村寨,庆祝安居斋戒期结束。
    • 4.
      张红燃爆释义:张:张贴。张贴红对联或喜报,燃放爆竹。形容节日或逢喜事时喜庆的样子。
    • 5.
      放烽释义:燃放烽火。
    • 6.
      水老鼠花释义: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点着后在水面乱窜,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
    • 7.
      点放释义:⒈燃放。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元宵,上鼇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⒉查点释放。清 袁枚《新齐谐·红花洞》:“復有一人乘骏马约束如军官,持令箭,呼云:‘奉上帝命,烦君点放洞犯,幸勿辞劳!’”
    • 8.
      烟火释义:⒈旧时指祭祀祖先的事,借指后嗣:绝了烟火。 ⒉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或同时变幻出各种景物而供人观赏的东西,主要是在火药中掺入锶、锂、铝、钡、镁、钠、铜等金属盐类,并用纸裹成,种类不一。也叫烟花、焰火。
    • 9.
      燃放释义:点着爆竹等使爆发:燃放鞭炮。 燃放烟火。
    • 10.
      燔燧释义:燃放告警的烟火。
    • 11.
      爆竹释义: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发声的东西。常用于除旧迎新等欢庆场合,但由于燃放时会产生污染或引起火灾、伤人,现在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
    • 12.
      老杆释义:老杆是一种焰火,过节的时候把许多爆竹(主要是二踢脚)绑到架子上进行燃放。
    • 13.
      边炮释义:即鞭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武进岁时记》:“﹝正月﹞初五日,俗谓之五路财神生日,各商店开市,边炮之声,终夜不绝。”叶圣陶《寒假的一天》:“一会儿又听得吉利吉刮,仿佛燃放边炮。”

燃放造句

1.国庆节那天,天门安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绚丽灿烂。

2.红红的枫叶像热烈绽放的花朵,又像激情燃放的火焰。

3.燃放的。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

4.燃放的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

5.小兔子烟花,燃放起来就像一艘飞碟发出紫红色的光芒。

6.菊花盛开,像春节燃放的礼花,真漂亮!

7.禁止在公共场所燃放烟花炮竹。

8.小朋友正在燃放烟火。

9.燃放装置是在安全距离之外。

10.燃放出动画的立体烟花造型。

11.穿越自己飞机燃放出来的空中造型。

12.十多亿中国人在除夕夜庆祝牛年的到来,并在长达一周的假期里逛庙会或尽情燃放烟花爆竹。

13.当时燃放烟花鞭炮主要是为了趋吉避凶。

14.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绚丽灿烂。

15.国庆之夜,天安门广场燃放礼花,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16.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则就会乐极生悲,把欢乐变成了痛苦。

燃放(ranf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燃放是什么意思 燃放读音 怎么读 燃放,拼音是rán fàng,燃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燃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