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血不归经 血不归经的意思
xuèguījīng

血不归经

简体血不归经
繁体血不歸經
拼音xuè bù guī jīng
注音ㄒㄩㄝˋ ㄅㄨˋ ㄍㄨㄟ ㄐㄧ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è xiě,(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组词】: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组词】:血统。血缘。(3) 喻刚强热烈。【组词】:血性。血气方刚。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guī,(1) 返回,回到本处。【组词】: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组词】:归还。物归原主。(3) 趋向,去往。【组词】:归附。众望所归。(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组词】:归并。归功。归咎。(5) 由,属于。【例句】:这事归我办。归属。(6) 结局。【例句】:归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组词】:九归。(8) 古代称女子出嫁。【例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9) 自首。

jīng jìng,(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组词】: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组词】: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组词】: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4) 治理,管理。【组词】: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5) 通过。【组词】: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6) 禁受。【组词】:经受。经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组词】:经常。经费。荒诞不经。(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组词】:经脉。经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组词】:已经。曾经。(10) 缢死,上吊。【组词】:自经。(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组词】:月经。经血。(12) 古同“京”,数目。(13) 姓。

基本含义

指因愤怒或激动而导致血液逆流,无法平静。

血不归经的意思

血不归经 [xuè bù guī jīng]

1. 中医指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于外的病理现象。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的吐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

血不归经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指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于外的病理现象。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的吐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一·吐血衄血》:“有阳乘阴者,血热妄行;阴乘阳者,血不归经。”
《红楼梦》第十三回:“宝玉 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


国语词典

血不归经 [xuè bù guī jīng]

⒈ 中医上指血液不经循血管流动而溢出于外。如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都是。往往由血瘀、火热、气虚、气逆等原因引起。


血不归经是什么意思 血不归经读音 怎么读 血不归经,拼音是xuè bù guī jīng,血不归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血不归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