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 [nán gōng]
1. 复姓。
英[surname;]
南宫 引证解释
⒈ 南方星宿的宫,指朱鸟星座。
引《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唐 孔颖达 疏:“推此则南宫好暘,北宫好燠,中宫四季好寒。”
唐 李频 《感怀献门下相公》诗:“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⒉ 南面的住室或宫殿。
引《仪礼·丧服》:“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
《明史·英宗后纪》:“武清侯 石亨 ……以兵迎帝於南宫。”
⒊ 秦、汉 宫殿名。
引《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置酒 雒阳 南宫。”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南宫 在 雒州 雒阳县 东北二十六里 洛阳 故城中。”
《后汉书·冯鲂传》:“明年,东巡郡国,留 鲂 宿卫 南宫。”
⒋ 皇室及王侯子弟的学宫。
引《史记·儒林列传》:“高祖 过 鲁,申公 以弟子从师入见 高祖 於 鲁 南宫。”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泮宫在 兗州 曲阜县 西南二百里 鲁城 内宫之内。 郑 云泮之言半也。言其制半於天子之璧雍。”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五明盛士,并宣北门之教;四姓小臣,稍罢南宫之学。”
《宋史·真宗纪二》:“詔南宫北宅大将军以下,各勤讲肄,诸子十岁以上并受经学书,勿令废惰。”
《宋史·职官志五》:“咸平 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宫者, 太祖、太宗 诸王之子孙处之,所谓睦亲宅也。”
⒌ 尚书省的别称。谓尚书省象列宿之南宫,故称。
引《后汉书·郑弘传》:“建初,为尚书令…… 弘 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
南朝 梁 丘仲孚 著《南宫故事》百卷,亦以南宫称尚书省。 唐 及以后,尚书省六部统称南宫。 唐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诗:“西垣草詔罢,南宫忆上才。”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臣以愚陋无堪,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
清 宋琬 《拜梁少司农墓》诗:“尚思东阁开筵日,无復南宫曳履声。”
又因进士考试多在礼部举行,故又专指六部中的礼部为南宫。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南隅》:“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宋 郭彖 《暌车志》卷五:“朱藻 字 元章,徽 人,某年南宫奏名,方待廷试。”
清 黄宗羲 《户部次公董公墓志铭》:“七试南宫不第,然达官高第,海内庸有不知,而无不知 次公 者。”
⒍ 指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
引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一折:“去年乡闈领解,南宫未利。”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闱》:“山岳君恩隆重,主南宫大典,滥及愚蒙。”
《儒林外史》第七回:“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⒎ 借指 北宋 书画家 米芾。米芾 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 米南宫。
引清 周亮工 《广金石韵府序》:“虽然 安石 《中郎》之帖, 清臣 《争坐》之书,皆足冠絶古今,而 南宫 评其有篆籀气。”
清 王士禛 《开先瀑布》诗:“伟矣 南宫 书,破壁鑱崔巍。”
原注:“壁上有 米元章 大字。”
清 纳兰性德 《题米元章方圆菴碑》:“书至 南宫 而书之能事毕矣,然 南宫 书从 钟、王 来。”
⒏ 复姓。 春秋 有 南宫适。见《论语·宪问》。适,一作“括”。
国语词典
南宫 [nán gōng]
⒈ 星座名。指朱鸟星座。
引《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
唐·李频〈感怀献门下相公〉诗:「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⒉ 汉时的宫殿,位于河南省洛阳县东。
⒊ 礼部的别称。职掌会试。
引《儒林外史·第七回》:「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⒋ 地名。位于河北省境东南,巨鹿县东北。
⒌ 复姓。如周代有南宫适,宋代有南宫靖一。
南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二名臣释义:指 汉明帝 图画于南宫云台的 东汉 开国名臣 邓禹、吴汉、冯异、卓茂 等三十二人。
- 2.
丑奴儿释义:⒈词牌名。即《采桑子》。⒉曲牌名。属南宫大石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另一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 3.
东观释义:⒈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⒉称宫中藏书之所。
- 4.
两省释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 为 唐 代最高国务机构。《新唐书·权德舆传》:“始,德舆 知制誥,而 徐岱 给事中,高郢 为舍人。居数岁,岱 卒,郢 知礼部,德舆 独直两省,数旬一还舍。”唐 王建《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诗:“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九月,中书舍人 竇儼 上疏……乞令即日宰相於南宫三品、两省给、舍以上,各举所知。”胡三省 注:“两省,谓中书、门下省也。”
- 5.
丧心释义: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 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 俄国 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⒉犹言丧天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 潜起,搜诸衣底。真 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 6.
义作释义:旧指无偿劳役。《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吴 赤乌 十年,权 适 南宫。三月,改作 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
- 7.
乡老书释义:周 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老书”。后世科举因以代指乡试中式。宋 杨万里《古风送刘季试艺南宫》:“此郎轩轩千里驹,槐花再登乡老书。”槐花,代指科举。参见“乡书”。
- 8.
二难释义:⒈两件难事。 《左传·襄公十年》:“子产 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⒉谓兄弟皆佳,难分高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陈羣 与 陈忠 ﹞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於 太丘。太丘 曰:‘元方 难为兄,季方 难为弟。’”唐 包何《和苗员外寓直中书》诗:“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水浒传》第四九回:“手执莲花铁钂,腰悬蒲叶尖刀,豹皮裙子虎筋绦,解氏 二难年少。”明 谢谠《四喜记·紫禁明扬》:“战捷南宫羡二难,明朝
- 9.
交绥释义:⒈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⒉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
- 10.
仇牧释义:人名。春秋 宋 大夫。《春秋·庄公十二年》:“宋 万 弑其君 捷,及大夫 仇牧。”《史记·宋微子世家》:“﹝ 南宫万 ﹞遂以局杀 湣公 於 蒙泽。大夫 仇牧 闻之,以兵造公门。万 搏 牧。牧 齿著门闔死。”后用以借指忠良。《隶续·汉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二附文》:“仇牧 之忿,奋不顾难。”孙中山《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文(二)》:“虎穴衔力,仇牧 陨首。”
- 11.
倾身释义:⒈身体向前倾。多形容对人谦卑恭顺。《后汉书·隗嚣传》:“嚣 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旧唐书·窦建德传》:“﹝ 竇建德 ﹞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艺祖 既天姿英特,问其年,復亥生也。永德 大喜,倾身事之。”明 高启《南宫生传》:“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⒉竭尽全力。《史记·酷吏列传》:“周阳侯 始为诸卿时尝繫 长安,汤 倾身为之。”《后汉书·郭太传》:“乡里有忧患者,淑 輒倾身营救,为州閭所称。”清 方苞《孙徵君传》:“而 奇逢 独与 定
- 12.
儒科释义:⒈指儒学。 唐 贾岛《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诗:“濯足俱高洁,儒科慕 冉、颜。”⒉指科举考试之进士科。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宋郑公为国惜体》:“寳元 中,夏英公 以 陈恭公 不由儒科骤躋大用,心不平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宫进士之所同;一举而首儒科,乃东阁郎君之未有。”《宋史·度宗纪》:“太中大夫 全清夫 儒科发身,恳陈换班,靖退可尚,特授 清远军 承宣使。”
- 13.
入衔释义:指朝廷高级官员入宰相官衔。因宰相之职,权重位尊,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他名入衔。唐 白居易《重和元少尹》诗:“南宫起请无消息,朝散何时得入衔?”《新唐书·百官志一》:“自 高宗 已后,为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 张文瓘 以东臺侍郎同东西臺三品,‘同三品’入衔,自 文瓘 始。永淳 元年,以黄门侍郎 郭待举、兵部侍郎 岑长倩 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 待举 等始。自是以后,终 唐 之世不能改。”
- 14.
养精蓄鋭释义:保养精神,积蓄力量。《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不如以現在之兵,分命大將據守險要,養精蓄鋭。”清 沈起凤《谐铎·祥鸦》:“俟吾弟得意南宫,當養精蓄鋭,努力作鳳凰鳴也。”叶圣陶《四三集·得失》:“他们个个像跑道上的选手,养精蓄锐,伸足擦腿,准备显身手。”
- 15.
内殿释义: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国事之处。因在皇宫内进,故称。《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四年二月﹞己亥,南宫 内殿罘罳自坏。”唐 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引首前后用内府图书内殿书记印,或有题跋。”
- 16.
北宫释义:⒈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周礼·天官·内宰》:“宪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其守。”孙诒让 正义:“古者宫必南乡,王路寝在前,谓之南宫……后六宫在王六寝之后,对南宫言之,谓之北宫。”《左传·襄公十年》:“子西 闻盗,不儆而出,尸而追盗。盗入於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⒉指后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西施 斥於北宫兮,仳倠 倚於弥楹。”王逸 注:“言 西施 美好,弃於后宫,不见进御。”⒊汉 宫名。在 长安。汉高祖 时建,后 武帝 增修之。《汉书·东方朔传》:“常从游戏 北宫,驰逐 平乐,观鸡鞠
- 17.
南宫姓释义: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宫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18.
南宫敬释义:指 南宫敬叔,春秋 时 鲁 大夫。
- 19.
南容释义:南宫括。
- 20.
南省舍人释义:亦称“南宫舍人”。 指礼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