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 [gé rì]
1. 中间隔一天。
例隔日我再来。
你隔日到我这儿来拿东西。
英[the following day;]
国语词典
隔日 [gé rì]
⒈ 间隔一天。
例如:「医师嘱咐病人将这帖药隔日煎用,连续服上一个月即可见效。」
⒉ 中间间隔一日。
例如:「他们相约去图书馆读书,准备隔日的考试。」
隔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释义:文字经过多次转抄,“乌”、“焉”误为“马”字。比喻事经辗转,易出讹谬。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如彪 曰:‘句句实,字字真,岂有虚假?’嫩 曰:‘字经三写,乌焉成马。况事已隔日,汝等诗人更多附会,往往诬妄好人,那足为凭!’”
- 2.
中日释义:隔日。
- 3.
亥市释义: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唐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蜀 有痎市,而间日一集。”明 方以智《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清 西崖《谈征·名部》:“荆 吴 俗取寅、申、巳、亥日为市,故为亥市,犹今之市有逢双日、单日也。”
- 4.
养法释义:培植之法。 唐 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诗:“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
- 5.
宿肉释义:⒈隔日备肉;留肉过夜。⒉留存过夜的肉。
- 6.
更日释义:按日轮换;隔日。《太平广记》卷十三引 晋 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先生家贫,常自牧牛,与里中小儿更日为牛郎。”《南史·孝义传上·会稽陈氏三女》:“遇岁饥,三女相率於 西湖 採菱蓴,更日至市货卖,未尝亏怠。”
- 7.
毕力格释义:蒙古人名字中的一个好词,寓意:智慧;在蒙古地区,每个蒙古人的名字词都拥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高娃:美丽、华美的意思。隔日勒:光、光辉的意思。
- 8.
痎市释义:隔日一次的集市。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又 蜀 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痎疟之一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
- 9.
脂髓释义:⒈犹精髓。唐 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⒉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清 孙枝蔚《牛饥纪事》诗之十:“更遇催科急,真成脂髓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佚矣。”
- 10.
隔日释义:隔一天:夜校隔日上课。
- 11.
黄鹢释义:水鸟的一种。《太平御览》卷九二五引《录异传》:“弘公 者,吴兴 乌程 人,患疟经年。弘 后独至旁舍,疟发,有数小儿或骑公腹,或扶公首脚。公因佯眠,忽起捉得一儿,遂化成黄鷁……明日当杀食之,比晓,失鷁处,公疟遂断。于时人有得疟者,但依 弘 便疟断。”故迷信以黄鷁为疟鬼。唐 陆龟蒙《幽居赋》序:“穷年学剑,不遇白猿;隔日伏店,未逢黄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