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双环 双环的意思
shuānghuán

双环

简体双环
繁体雙環
拼音shuāng huán
注音ㄕㄨㄤ ㄏㄨ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uāng,(1) 两个,一对。【组词】:一双鞋。双杠。双重(chǒng )。双方。双管齐下。双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双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双全。盖世无双。(2) 偶,与“单”相对。【组词】:双数。双号。(3) 加倍的。【组词】:双料。双份。(4) 姓。

huán,(1) 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组词】:环佩。(2) 圈形的东西。【组词】:环形。连环。铁环。花环。耳环。(3) 围绕。【组词】:环视。环顾。环拜。环海。环球。环行(xíng )。日环食。(4) 相互联系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例句】:重要的一环。险象环生。(5) 量词,用于记录射击环靶的成绩。【例句】:今天打了十环。(6) 姓。

基本含义

指两个环相连,形象地表示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双环的意思

双环 [shuāng huán]

1. 一对玉环。晋韩宣子有一玉环,得知另一环在郑,欲求购。环为郑国商人所有。郑子产曰:若予环,郑必有“强夺商人”之嫌;晋得环,亦必“失诸侯”。韩宣子终于不再求购。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用为典实。

3. 指女子的一对耳环。

双环 引证解释

⒈ 一对玉环。 晋 韩宣子 有一玉环,得知另一环在 郑,欲求购。环为 郑国 商人所有。 郑 子产 曰:若予环, 郑 必有“强夺商人”之嫌; 晋 得环,亦必“失诸侯”。 韩宣子 终于不再求购。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用为典实。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神遥遥以独归兮,畏双环之在侧。”
南朝 梁 徐陵 《与李那书》:“但 丰城 两剑,尚不俱来; 韩子 双环,必希皆见。”
清 陈维崧 《<储雪持文集>序》:“跃 张华 之两剑,价侔结緑;献 韩起 之双环, 仪 廙 亢 丁。”

⒉ 指女子的一对耳环。

唐 元稹 《襄阳为卢窦纪事》诗:“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 萧郎 卸玉釵。”


国语词典

双环 [shuāng huán]

⒈ 一种运动器材。以两个铁环,依肩幅等高悬垂,供选手引体撑吊、翻转演练。


双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班駮陆离释义:亦作“班驳陆离”。 同“斑駮陆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古瓶》:“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班駮陆离。”班,一本作“斑”。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鍊,制度浑朴,班驳陆离。”
    • 2.
      他唑巴坦释义:他唑巴坦化学名为-3-甲基7-氧代-3-(1H-1,2,3-三氮唑-1-基甲基)-4-硫杂-1-氮杂双环[0]庚烷-2-羧酸4,4-二氧化物,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略有引湿性。
    • 3.
      双环释义:⒈一对玉环。 晋 韩宣子 有一玉环,得知另一环在 郑,欲求购。环为 郑国 商人所有。郑 子产 曰:若予环,郑 必有“强夺商人”之嫌;晋 得环,亦必“失诸侯”。韩宣子 终于不再求购。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用为典实。三国 魏 阮籍《东平赋》:“神遥遥以独归兮,畏双环之在侧。”南朝 梁 徐陵《与李那书》:“但 丰城 两剑,尚不俱来;韩子 双环,必希皆见。”清 陈维崧《<储雪持文集>序》:“跃 张华 之两剑,价侔结緑;献 韩起 之双环,仪 廙 亢 丁。”⒉指女子的一对耳环。唐 元稹《襄阳为卢窦纪事》诗:“依稀
    • 4.
      奴弗卡因释义:左边的双环是脆弱部位,也是难于合成部位。
    • 5.
      木马释义:⒈木头制成的马。⒉木制的运动器械,略像马,背上安双环的叫鞍马,没有环的叫跳马。⒊形状像马的儿童游戏器械,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 6.
      重环释义:⒈双环。 ⒉道教语。喉咙的别名。

双环(shuang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双环是什么意思 双环读音 怎么读 双环,拼音是shuāng huán,双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双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