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口 一口的意思
kǒu

一口

简体一口
繁体
拼音yī kǒu
注音ㄧ ㄎㄡˇ
结构AB式
词性数量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一次性吃下或喝下的量,也指一次性说出或表达的意见或主张。

一口的意思

一口 [yī kǒu]

1. 装满一嘴的量。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 mouthful; ]

2. 一口(食物)

我多一口也吃不下了。

[ bite; ]

一口 引证解释

⒈ 一人。

《汉书·王莽传下》:“又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天下愈愁。”
《后汉书·虞诩传》:“自此二十餘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於天也。”

⒉ 一人之口。

《韩非子·孤愤》:“以一口与一国争,其数不胜也。”
《战国策·楚策一》:“州侯 相 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矣。”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

⒊ 出语一致,异口同声。

《韩非子·孤愤》:“大臣挟愚污之人,上与之欺主,下与之收利侵渔,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雷同是非,故曰一口。”
唐 韩愈 《刘统军碑》:“故吏文武士门人,送客讫事,会哭将退,咸顾恋牵连,一口言曰: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新唐书·张玄素传》:“陛下向平东都,曾观广殿,皆撤毁之,天下翕然,一口颂歌。”

⒋ 犹一言。

《文选·左思<魏都赋>》:“四海齐锋,一口所敌。”
李周翰 注:“四海诸侯虽齐锋攻 秦,一言以説,乃能敌之。”
《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曄 答曰:‘ 曄 立身以来,未尝一口妄语。’”

⒌ 指一口之量。

《云笈七籤》卷二十:“中有玉树青实,金翅之鸟栖宿其上,自生青精玉芝,食之一口,寿九万年。”
《朱子语类》卷十九:“如喫饭样,喫了一口又喫一口,喫得滋味后,方解生精血。”
毛泽东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不可能把一桌酒席一口吞下去。”

⒍ 一孔。

《晋书·元帝纪》:“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

⒎ 表数量。犹言一具,一把。

《晋书·刘曜载记》:“管涔王 使小臣奉謁 赵 皇帝,献剑一口。”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虢州 陵县 石城冈 有古鑊一口。”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左手使一口刀,叫做‘小青’。”

⒏ 表示说话不犹豫或不改口。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慧空 ﹞便一口应允,兑了原银一百三十两,还了原契房子,付与 李生 自去管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那眼綫又一口説定是私货无疑,自家肯把身子押在这里。”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小峰 一口答应了,于是这一种丛书便和 北新书局 脱离。”
周立波 《卜春秀》三:“‘我们没做生意呀。’ 黄贵生 一口否认,脸却红了。”

⒐ 满口。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只听他打着一口的 常州 乡谈道:‘底样卧,底样卧。’”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山东 狗肉将军讨一位 苏州 姨太太,说着一口的 苏 白,听起来的确‘别有风味’,骨头都要酥呢。”


国语词典

一口 [yī kǒu]

⒈ 一人。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

⒉ 众口同声。

《新唐书·卷一〇三·张玄素传》:「天下翕然,一口颂歌。」

⒊ 一言,指口气坚定不变。

《文选·左思·魏都赋》:「四海齐锋,一口所敌。」

如:「一口咬定」。

⒋ 计算牲畜、物品的单位名词。

《三国演义·第四回》:「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

如:「一口羊」、「一口锅」。

⒌ 咬嚼一下,称为「一口」。

⒍ 形容数量很少。

如:「一口饭」、「一口水」。

⒎ 满口。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只听他打著一口常州的乡谈道。」


一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 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⒉一口水井;一眼泉水。北齐 刘昼《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唐 姚合《咏盆池》
    • 2.
      一别气释义:方言。犹言一口气。
    • 3.
      一口同声释义:犹一口同音。
    • 4.
      一口咬定释义:一口咬住不放。 比喻坚持一个说法,再不改口。
    • 5.
      一口气释义:不间断地(做某件事):一口气儿说完。 一口气跑到家。
    • 6.
      一口长斋释义:谓长年吃素。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这都是我少年间不晓事,做这等勾当,如今老了,一口长斋,只是念佛。”
    • 7.
      一口闷释义:一口喝掉,一口干了。
    • 8.
      一口颂歌释义:一口: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同唱颂歌。
    • 9.
      一口释义:⒈装满一嘴的量。⒉一口(食物)
    • 10.
      一口中释义:即一口钟。《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我丈夫头带万字头巾,身穿着青绢一口中,一月前説来皮市里买皮,至今不见信息,不知何处去了!”详“一口鐘”。
    • 11.
      一合酥释义:一合酥即一人一口酥。
    • 12.
      一呵而就释义:一口气完成。
    • 13.
      一唾释义:⒈吐一口唾沫。⒉表示鄙视,唾弃。
    • 14.
      一团释义:⒈表数量。 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唐 白居易《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於人。”宋 陆游《岁暮》诗之四:“噉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⒉表数量。一堆。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马頷繫朱缨,栲栲来大一团火。”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茅盾《子夜》四:“﹝她﹞猛的在 阿金 肩头咬了一口,扭成一团打起来。”⒊表数量。一片。唐 戎昱《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诗:“一团青翠色,云是 子陵 家。”清 李渔《凰求凤·媒间》:“我只説他替我娶亲,是一团好意。”叶圣陶《游了
    • 15.
      一干为尽释义:将酒杯里的酒一口喝完,反映喝酒人关系好。
    • 16.
      一干而尽释义:(在喝酒或饮料时)一口喝完。
    • 17.
      一息千里释义:一息:一口气儿,喘一口气的工夫。喘一口气的工夫就一千里路。形容速度极快。
    • 18.
      一息奄奄释义:只有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垂死之状。
    • 19.
      一憋气释义:犹言一口气。
    • 20.
      一息尚在释义:息:呼吸,气息;尚:还。 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 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⒉一口水井;一眼泉水。北齐 刘昼《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唐 姚合《咏盆池》
    • 2.
      一别气释义:方言。犹言一口气。
    • 3.
      一口同声释义:犹一口同音。
    • 4.
      一口咬定释义:一口咬住不放。 比喻坚持一个说法,再不改口。
    • 5.
      一口气释义:不间断地(做某件事):一口气儿说完。 一口气跑到家。
    • 6.
      一口长斋释义:谓长年吃素。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这都是我少年间不晓事,做这等勾当,如今老了,一口长斋,只是念佛。”
    • 7.
      一口闷释义:一口喝掉,一口干了。
    • 8.
      一口颂歌释义:一口: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同唱颂歌。
    • 9.
      一口释义:⒈装满一嘴的量。⒉一口(食物)
    • 10.
      一口中释义:即一口钟。《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我丈夫头带万字头巾,身穿着青绢一口中,一月前説来皮市里买皮,至今不见信息,不知何处去了!”详“一口鐘”。
    • 11.
      一合酥释义:一合酥即一人一口酥。
    • 12.
      一呵而就释义:一口气完成。
    • 13.
      一唾释义:⒈吐一口唾沫。⒉表示鄙视,唾弃。
    • 14.
      一团释义:⒈表数量。 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唐 白居易《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於人。”宋 陆游《岁暮》诗之四:“噉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⒉表数量。一堆。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马頷繫朱缨,栲栲来大一团火。”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茅盾《子夜》四:“﹝她﹞猛的在 阿金 肩头咬了一口,扭成一团打起来。”⒊表数量。一片。唐 戎昱《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诗:“一团青翠色,云是 子陵 家。”清 李渔《凰求凤·媒间》:“我只説他替我娶亲,是一团好意。”叶圣陶《游了
    • 15.
      一干为尽释义:将酒杯里的酒一口喝完,反映喝酒人关系好。
    • 16.
      一干而尽释义:(在喝酒或饮料时)一口喝完。
    • 17.
      一息千里释义:一息:一口气儿,喘一口气的工夫。喘一口气的工夫就一千里路。形容速度极快。
    • 18.
      一息奄奄释义:只有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垂死之状。
    • 19.
      一憋气释义:犹言一口气。
    • 20.
      一息尚在释义:息:呼吸,气息;尚:还。 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口造句

1.一口同音事情不是他干的,调查暂时陷入了僵局。

2.当我写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封信写完了。

3.李英民咕嘟一声灌了一口汤,想找个台阶借坡下驴“:好男不跟女斗。”。

4.这件事我问过几个人,如出一口,都说不知道。

5.他本来就不高兴,再加之她又说一句气话,更使他怒目切齿,恨不得一口把她吞了。

6.我在广州,他在北京,两地相距遥远,这事发生后,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这不是白日见鬼么?

7.一口咬定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的是我,我真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8.我在广州,他在北京,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真是白日见鬼了?

9.一口咬定:被害人一口咬定,把嫌犯指认出来。

10.别人反咬他一口,一定事出有因。

11.于是,在他讲演的时候,他就用他的一口似是而非的北京话,在讲坛上大谈起来。

12.如果你说得一口漂亮的英语,人们会对你另眼相看。

13.听到孩子回到家里的消息后,我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14.指导员见到通信员安全地通过日本人的哨卡时,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15.恐怖的颱风夜终于过了,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气,感到如释重负。

16.小明失踪了三天后安然无恙地回来了,这令小明的家人松了一口气。

17.这只忘恩负义的小狗,竟然咬了主人一口

18.好不容易孩子终于脱离险境,这位忧心如焚的母亲也鬆一口气。

19.这家伙横眉怒目,好像一口要把对方吞掉。

20.一口气把暑假作业写完了,我累的疲惫不堪。

一口(yi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口是什么意思 一口读音 怎么读 一口,拼音是yī kǒu,一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