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宇 [tǔ yǔ]
1. 乡土和屋宅。疆土;国土。
土宇 引证解释
⒈ 乡土和屋宅。
引《诗·大雅·桑柔》:“忧心慇慇,念我土宇。”
孔颖达 疏:“既是士卒自伤,则念土宇者,自念己之乡土居宅也。”
⒉ 疆土;国土。
引《后汉书·荀彧传》:“公前屠 鄴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众。”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
宋 岳飞 《奏辞宣抚副札》:“臣一介寒贱,误膺器使。顾土宇恢復之迹未见尺寸,而厚恩醲赏涯分已踰。”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五·本朝岳镇海渎碑》:“自 有元 失驭,群雄鼎沸,土宇分裂,声教不同。”
国语词典
土宇 [tǔ yǔ]
⒈ 土地与住宅。
引《诗经·大雅·卷阿》:「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⒉ 疆域、国土。
引《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
《文选·陆机·辩亡论下》:「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
土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宇释义:土宇,疆域。晋 陆机《元康四年从皇太子祖会东堂》诗:“八风应律,日月重暉。普歷丘宇,时罔不绥。”
- 2.
二堂释义:⒈指 宋 蒋堂、程堂。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纪事一》:“蒋 公 堂 帅 蜀,以 禪 不能保有土宇,因去之。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程 公 堂 权帅,毁以铸鐘。蜀 语曰:‘任是两王,难当二 堂。’”⒉旧时指官府中大堂后面办公之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当时坐了二堂,先问和尚提到了没有。”⒊犹内房。蒲州梆子《归宗图》第二场:“夫人二堂把衣更,思前想后痛在胸。”
- 3.
光启释义:犹言扩大。《左传·襄公十年》:“君若犹辱镇抚 宋国,而以 偪阳 光启寡君,羣臣安矣,其何貺如之。”杨伯峻 注:“光启寡君即使寡君扩大土宇。”汉 应劭《<风俗通>序》:“顾惟述作之功,故聊光启之耳。”北齐 朱瑒《与徐陵请王琳首书》:“王业光啟,鼎祚有归。”
- 4.
怖惧释义:恐惧;惶恐。 汉 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会 秦 怖惧,逆自引咎,越 乃还军。军入悦乐。”《后汉书·冯异传》:“臣以遭遇,託身圣明,在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勑,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慄怖惧。”唐 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羣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宋 李纲《论使事札子》:“今陛下藉祖宗二百年之基业,纵使未能恢復土宇,岂可不自爱重而怖惧屈服,以貽天下后世之讥哉!”王闿运《陈景雍传》:“景雍
- 5.
拓境释义:⒈开拓土宇,扩张领土。 ⒉指已开拓的地域。
- 6.
物産释义:⒈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晋 左思《吴都赋》:“江湖嶮陂,物产殷充。”唐 刘知几《史通·杂述》:“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清 谭嗣同《仁学》二一:“富而能设机器厂,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⒉指资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自是家得匳妆,小阜,颇增物产。”
- 7.
痌心疾首释义:形容极端痛恨。《新唐书·萧铣传》:“我先君昔事 隋,職貢無廢,乃貪我土宇,滅我宗祊,我是以痌心疾首,思刷厥恥。”参见“痛心疾首”。
- 8.
石窌释义:古邑名。春秋 齐 地。故址在今 山东省 长清县 东南。《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 石窌。”后用以泛指封地。唐 张说《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封其 石窌,俾承土宇之荣;表以金章,永閟珩璜之饰。”明 唐顺之《贺陈吏部父母荣赠》诗之二:“为问天书宠,何如 石窌 封。”王闿运《上征赋》:“稽 石窌 之故邑,嘉造次之嫺雅。”
- 9.
荆蛮释义:古代中原人对 楚 越 或南人的称呼。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 荆 蛮,未有攸厎。”《史记·吴太伯世家》:“太王 欲立 季歷 以及 昌,於是 太伯、仲雍 二人犇 荆 蛮,文身断髮,示不可用。”唐 白居易《晋谥恭世子议》:“周 之衰也,楚子 以 霸王 之器,奄有 荆 蛮,光启土宇,赫赫 楚国,由之而兴。”《西湖佳话·西湖隐迹》:“荆 蛮 之隐,是让国也。”炉魂《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夫 楚 号雄区,人多忠节……以 荆 蛮 之餘气,鬱百年之奇气,奋能独立,强足一国。”
- 10.
邦教释义:国家的教化。 《书·周官》:“司 徒 掌邦教。”孔 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啟 南康,爰登中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李善 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 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 南康郡 公,邑三千户,渊 固让司徒。”刘良 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
- 11.
青社释义:⒈祀东方土神处。借指东方之地。《史记·三王世家》:“维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 汤 庙立子 閎 为 齐王。曰:於戏,小子 閎,受兹青社!”司马贞 索隐:“蔡邕《独断》云:‘皇子封为王,受天子太社之土,若封东方诸侯,则割青土,藉以白茅,授之以立社,谓之茅土。’齐 在东方,故云青社。”晋 潘岳《扬荆州诔》:“君以兼资,参戎作弼,用锡土宇,膺兹显秩。青社白茅,亦朱其紱。”李善 注引《尚书纬》:“天子社,东方青。”清 章静宜《汴梁行》:“子孙奕祀承青社,议亲常得君王赦。”⒉借指 青州。辖境在今 山东 北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