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合朔 合朔的意思
shuò

合朔

简体合朔
繁体
拼音hé shuò
注音ㄏㄜˊ ㄕ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shuò,(1) 农历每月初一。【组词】: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2) 始。【例句】:“皆从其朔”。(3) 北方。【组词】: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基本含义

指农历月份的第一个日子和第十六日,合称为“合朔”。在古代,合朔是农民们进行农事活动的重要时刻。

合朔的意思

合朔 [hé shuò]

1. 日月运行处于同宫同度,谓之合朔。一般指夏历每月初一。

3. 犹同历,同正朔。

合朔 引证解释

⒈ 日月运行处于同宫同度,谓之合朔。一般指夏历每月初一。

《后汉书·律历志下》:“日月相推,日舒月速,当其同﹝所﹞,谓之合朔。”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又以日月行度言之,每月初一,日月同宫,卯时齐出,是谓合朔。”

⒉ 犹同历,同正朔。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庸才扰扰,流俗喧喧,谈远近为等差,叙中外为优劣。殊不知三元合朔,九州同轨。”


国语词典

合朔 [hé shuò]

⒈ 称日月相会。约在农历每月初一的前后。

《续汉书志·第三·律历志下》:「日月相推,日舒月速,当其同,谓之『合朔』。」


合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朔释义:⒈日月运行处于同宫同度,谓之合朔。一般指夏历每月初一。⒉犹同历,同正朔。
    • 2.
      幔省释义:用帐幔张盖的临时官署。 《宋书·礼志一》:“元嘉 二十五年闰二月,大蒐於 宣武场,主司奉詔列奉申摄,克日校猎,百官备办。设行宫殿便坐武帐於 幕府山 南冈。设王公百官便坐幔省如常仪。”《南齐书·礼志上》:“合朔之日,散官备防,非预斋之限者,於 止车门 外别立幔省,若日色有异,则列於省前。”
    • 3.
      日体释义:太阳的本体。《宋书·礼志一》:“合朔之时,或有日掩月,或有月掩日。月掩日,则蔽障日体,使光景有亏,故谓之日蚀。”《元史·天文志一》:“﹝ 至元 ﹞二十九年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有物渐侵入日中,不能既,日体如金环然。”
    • 4.
      月离释义:⒈谓月亮运行到某度次。《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朱熹 集传:“离,月所宿也。”⒉指月球运行的度次。即月球在白道上的位置。《新唐书·历志二》:“合朔度,即月离也。上弦,加度九十一度、分四百一十七。望,加度百八十二度、分八百三十四。下弦,加度二百七十三度、分千二百五十一。”《清史稿·时宪志一》:“﹝ 雍正 ﹞十年四月,修日躔、月离表成。”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四编第三章二:“一般所说的日躔、月离都是指日月在黄白道上的位置。”
    • 5.
      栖神释义:⒈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唐 吴筠《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⒉谓死后安息。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

合朔(hes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合朔是什么意思 合朔读音 怎么读 合朔,拼音是hé shuò,合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合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