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的意思
bǎoyùndòng

保路运动

简体保路运动
繁体保路運動
拼音bǎo lù yùn dòng
注音ㄅㄠˇ ㄌㄨˋ ㄩㄣˋ ㄉㄨ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ǎo,(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组词】: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组词】:保持。保洁。保质。保墒。(3) 负责。【组词】: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5) 旧称佣工。【例句】: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6) 姓。

lù,(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组词】: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组词】: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3) 方面,地区。【组词】:外路货。各路人马。(4) 种类。【组词】:一路货色。(5) 大,正。【例句】:“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组词】:筚路。乘路。(7) 姓。

yùn,(1) 循序移动。【组词】: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2) 搬送。【组词】: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 使用。【组词】: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组词】: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 南北距离。【组词】:广运百里。(6) 姓。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基本含义

保护交通运输线路的运动

保路运动的意思

保路运动 [bǎo lù yùn dòng]

1. 又称“铁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外国银行团。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掀起保路运动。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四川人民奋起反抗。同盟会借机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保路运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隅释义:⒈一方之地;一隅之地。《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张天锡 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 河 右,叛换偏隅。”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⒉指偏僻的地方。曹亚伯《保路运动》:“四川 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⒊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明 王廷相《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
    • 2.
      叠次释义:⒈亦作“迭次”。⒉犹历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周锡能伏闻天父皇上帝指出叠次真情,自知奸心难隐,果是天眼恢恢,真神难欺。”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既论清政府叠次上諭所云,试问鄂军起义之力,彰德高卧之力乎?”⒊曡次:屡次,多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档案》:“经职父曡次推诚剴切劝导,晓以大义,各兵队等始亦颇为感动。”
    • 3.
      悯念释义:怜悯。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延年 女弟,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上悯念之,以后礼葬。”《元典章·户部十二·主簿论差搬运人夫》:“各处官府差拨夫役,有妨农业,废弃生理,饥饿病困,死於道途,实可悯念。”清 孙枝蔚《咏物诗·蜘蛛》:“不见 周公 东归日,悯念士卒无不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现在 赵 端 两帅,悯念地方糜烂,均极痛心。”
    • 4.
      挠抑释义:阻挠抑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清方档案》:“再 川省 军事,端方 遥居 重庆,不肯来省会同协商,尔丰 每有咨商调遣,輒被挠抑,一军两帅,已觉无所适从。”
    • 5.
      曡次释义:屡次,多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档案》:“经职父曡次推诚剴切劝导,晓以大义,各兵队等始亦颇为感动。”
    • 6.
      水电报释义:在辛亥革命前夕的 四川 保路运动中,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将 成都 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涂以桐油,投入江中,传遍各地,谓之“水电报”。
    • 7.
      汰除释义:犹剔除。清 朱焘《北窗呓语》:“军兴三年,度支告竭。部臣无款可筹,惟请汰除正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一其心,振其气,汰除其狡骨,发露其精神,以恢復吾 湖南 人完全之真面目。”
    • 8.
      瞰睨释义:俯视,近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远昭前代,瞰睨近今,湖 湘 子弟,庶几其龙。”
    • 9.
      赵尔丰释义:(1845-1911)清末官员。汉军正蓝旗人。曾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残杀请愿民众,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他煽动兵变,后被杀死。
    • 10.
      铁路风潮释义:见“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是什么意思 保路运动读音 怎么读 保路运动,拼音是bǎo lù yùn dòng,保路运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保路运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