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 [zūn zhào]
1. 按照;依照。
例遵照指示,调整工业布局。
英[act in accordance with; obey;]
遵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遵炤”。遵从;依照。
引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记仪成典敕》:“精思力究,遵照朕諭。”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遵炤阁中票来字样,用硃笔楷书批之。”
清 陆筠 《海角续编·同治二年》:“遵照定单,全熟照额减收五成,内留交佃户餉捐一成五分,随捐经费钱九十文。”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爸爸即刻就遵照表哥的计划办去,母亲当时似乎也承认这么办较安全方便。”
国语词典
遵照 [zūn zhào]
⒈ 遵奉依照。也作「遵依」。
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看上台如何批下来,我们遵照办理就是了。」
近遵循 遵守 按照 依照
反背离 违背
遵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体释义:⒈一个整体,比喻关系密切:融为一体。⒉全体:一体周知。一体遵照。
- 2.
侍班释义: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王,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务,称侍班,即入直。宋 钱愐《钱氏私志》:“公至殿侧侍班。”明 张居正《议处史职疏》:“洪武 二十四年,定召见臣下仪。以修撰编修,充侍班官,即古随仗入直记事之意。今宜遵照祖制,除陞殿例用史官侍班外,凡常朝御皇极门,即轮该日记注起居。”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值乙未会试,钦命诗题为‘灯右观书’四字。诸总裁覆命日,叩请出处,时 文勤 适侍班,上目视 文勤。”《清史稿·圣祖纪》:“壬寅,命 满 汉 给事中各四员侍班。”
- 3.
依准释义:遵照;依据。
- 4.
南书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乾清宫 西南隅,本 清 康熙帝 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雍正 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先 文僖 公,以户部侍郎入直南书房。”清 昭槤《啸亭续录·南书房》:“本朝自 仁庙 建立南书房於 乾清门 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 5.
四仪释义:⒈四方所遵照的准则。⒉言行的四条准则。⒊见“四威仪”。
- 6.
奉命惟谨释义: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7.
奉天承运释义: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 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 8.
奉行释义:遵照实行: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故事(按老规矩办事)。
- 9.
奉行不悖释义:1奉行不悖:指遵照实行,不违背,不抵触。 是说遵守某个规章制度,条例或规则。
- 10.
带孝释义:死者的亲属或亲 戚等,遵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孝服或在辫子上扎白绳、袖子上缠黑纱等,表示哀悼。
- 11.
循检释义:遵照规矩。
- 12.
急急如律令释义: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 13.
所属释义:统属之下的或自己隶属的:通知所属,遵照执行。
- 14.
执据释义:⒈谓据理争论。 ⒉遵照;依据。
- 15.
敢不唯命释义: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16.
敢不如命释义: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17.
斯大林释义: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原姓朱加施维里)(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军事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早年即投身于工人运动。1912年当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同年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了《真理报》。曾多次被捕并遭流放。1917年参加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后为捍卫俄国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领导苏联人
- 18.
服从释义:遵照;听从:服从命令。少数服从多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 19.
本年释义:该年,这一年。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其里书攒造本年实徵,亦遵照会计核定。”
- 20.
滚催释义:谓按限定时日依次催纳钱粮。《清会典事例·户部·催科》:“﹝ 康熙 ﹞三十九年题准:徵粮设立滚单,於纳户名下,註明田亩若干,该银米若干,春应完若干,秋应完若干。分作十限,每限应完若干,给发甲内首名,挨次滚催,令民遵照部例。”参见“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