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臣 [bù chén]
1. 旧指言行不符合臣子的规矩。
英[unfit for an official's word and deeds in feudal times;]
不臣 引证解释
⒈ 不守臣节,不合臣道。
引《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若召 季孙 而不来,则信不臣矣,然后伐之。”
《后汉书·王符传》:“华元、乐举 厚葬 文公,君子以为不臣。”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匈奴 刚刚太平,有一些不臣之徒在找单于的麻烦,趁你在 长安,要给你难堪。”
⒉ 不称臣屈服。
引《商君书·慎法》:“外不能战,内不能守,虽 尧 为王,不能以不臣谐所谓不若之国。”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匈奴 背叛不臣,数为暴於边鄙。”
《新唐书·裴矩传》:“高丽 本 孤竹国,周 以封 箕子,汉 分三郡,今仍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久矣。”
⒊ 谓不以臣属视之。
引《汉书·萧望之传》:“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
《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 五利将军 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视不臣也。”
国语词典
不臣 [bù chén]
⒈ 人臣不守臣道。
引《论语·颜渊》:「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不臣,监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则驾被掳矣。」
⒉ 不以臣礼相待。表示恭敬。
引《礼记·学记》:「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不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宾释义:不臣服,不归顺。
- 2.
不怀释义:⒈不安。 ⒉不爱。⒊不思念。⒋不臣服。
- 3.
不臣之心释义: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4.
僭度释义:逾越法度。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一》:“是以君子犯礼,小人犯法,奔走驰骋,越职僭度。”《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望之 欲待以不臣之礼,加之王公之上,僭度失序,以乱天常,非礼也!”
- 5.
午上释义:⒈南方的上空。 《宋书·天文志二》:“《星传》曰:‘日阳,君道也。星阴,臣道也。日出则星亡,臣不得专也。昼而星见午上者为经天,其占为不臣,为更王。’”⒉中午。《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夏老爹 説:‘我到午上还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午上我给 周 少大人硬灌了七八大钟,到此刻还没醉得了呢。”
- 6.
天罚释义:⒈上天的诛罚。旧时帝王自谓禀承天意行事,其诛罚不臣常以此为名。⒉旧称遇父母丧。
- 7.
威福自己释义:⒈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⒉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周书.尉迟迥传》
- 8.
曩霄释义:宋 代 西夏 国主名。曩霄 本名 元昊,宋 赐姓 赵。后不甘臣 宋,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 大夏。在帝位十一年卒。见《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后用为背叛不臣之典。清 王士禛《秦中凯歌》:“空言 韩 范 威名大,五路何曾制 曩霄?”
- 9.
虚亏释义:白白地耗损。 宋 欧阳修 《论元昊来人请不赐御筵札子》:“其 元昊 一行来人,伏乞凡事减勒,无令曲加优厚,若因此得其抑挫而臣伏,则吾计无失;如其必不臣伏,则免至虚亏事分,取进止。”
- 10.
谦亨释义:《易·谦》:“谦:亨。君子有终。”此言人谦虚则亨通。后以“谦亨”指谦恭有德。《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羈縻之谊,谦亨之福也。”宋 刘敞《回汉阳郭郎中启》:“某官风义相先,忠爱有素;远形庆问,深諭谦亨。”
- 11.
负固不宾释义:依恃险阻而不臣服。同“负固不服”。
- 12.
负固不悛释义:负固:依仗地势险固;悛:改悔。倚恃险阻而不臣服。
- 13.
负固不服释义: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 14.
贱行释义:⒈看轻任事。《礼记·坊记》:“民犹贵禄而贱行。”郑玄 注:“行,犹事也;言务得其禄不务其事。”⒉卑劣的行为。《战国策·齐策六》:“昔 管仲 射 桓公,中鉤,篡也;遗 公子纠 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⒊低下的职业。《史记·货殖列传》:“行贾,丈夫贱行也,而 雍 乐成 以饶。”⒋用以谦称自己从事的行业。《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你老人家若肯不弃贱行,把这小令郎过继与我。”
- 15.
违命释义:⒈违背天命。 《左传·昭公八年》:“自 幕 至于 瞽瞍,无违命。”杜预 注:“自 幕 至 瞽瞍 间无违天命废絶者。”⒉指违背命令。《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顾西尚有违命之 蜀,东有不臣之 吴。”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於是三军皆曰:不敢违命。”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家人行李纷沓,违命而出。”
- 16.
遗金释义:⒈遗落的金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羊子 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唐 方干《处州献卢员外》诗:“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孟沂 见了丫鬟叙述道:‘昨日多蒙娘子美情,拾还遗金,今日特来造谢。’”⒉《韩诗外传》卷十:“吴 延陵季子 游於 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吾岂取金者乎?’”后人常以“遗金”赞叹 吴季子 其事。北周 庾信《五月披裘负薪赞》:“虽逢 季子,不拾遗金。”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