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的意思
chuíliántīngzhèng

垂帘听政

简体垂帘听政
繁体垂簾聽政
拼音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注音ㄔㄨㄟˊ ㄌ一ㄢˊ ㄊ一ㄥ ㄓ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í,(1) 东西一头挂下。【组词】: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组词】:垂爱。垂怜。垂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组词】:垂范。永垂不朽。(4) 接近,快要。【组词】: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lián,(1) 商店做标志的旗帜。【组词】:酒帘。(2) 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组词】:帘布。帘子。帘栊(➊帘子;➋带帘子的窗户)。

tīng,(1) 用耳朵接受声音。【组词】: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组词】:言听计从。(3) 任凭,随。【例句】: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4) 治理;判断。【例句】:听讼(审理案件)。听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例句】:一听可口可乐。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基本含义

指君主或高级官员在幕后掌握实权,由幕僚或代理人代为处理政务。

垂帘听政的意思

垂帘听政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1. 天子年幼,太后临朝听政理事。

神宗崩,哲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用司马温公。——《宣和遗事》

[attend to state affairs;]

垂帘听政 引证解释

⒈ 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

《宣和遗事》后集:“羣臣復请 元祐皇后 垂帘听政。”
《明史·后妃传一·仁宗诚孝皇后张氏》:“宣宗 崩, 英宗 方九岁……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
《花城》1981年第6期:“这是不公平的,好比垂帘听政的 叶赫那拉氏,可以看清竹帘之外的文武百官,却不准别人窥看她自己的龙钟老态。”
亦作“垂帘听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


国语词典

垂帘听政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⒈ 女后临朝管理国事。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翌日,郭威帅百官请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三国演义·第二回》:「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


垂帘听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牝鸡司晨释义:母鸡报晓。 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 2.
      越俎代庖释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意思是厨师不做饭,掌管祭祀的人(尸、祝)也不能放下祭器代他下厨房。后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越:超过。俎(zǔ):指樽俎,古代祭祀时盛酒食的器具。庖(páo):厨师。

垂帘听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包而不办释义:包:包揽。 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垂帘听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龄释义:亦作“冲龄”。幼年。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白莲、白燕见於翰林院,江陵 大喜,进之。上方冲龄,谦让不受,归之阁臣。”清 昭槤《啸亭杂录·世祖问喀尔喀使者》:“时上在冲龄,即聪慧若此。”《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今皇帝绍承大统,尚在冲龄,时事艰难,不得已垂帘听政。”
    • 2.
      听政释义:(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报告,并决定政事:垂帘听政。
    • 3.
      垂帘释义:唐高宗在朝堂上跟大臣们讨论政事的时候,在宝座后挂着帘子,皇后武则天在里面参与决定政事,后来把皇后或皇太后掌握朝政叫垂帘:垂帘听政。
    • 4.
      帘政释义:皇太后垂帘听政,故名。
    • 5.
      帘眷释义:谓大臣于太后垂帘听政时所得的优遇。
    • 6.
      收帘释义:取消垂帘听政,还政于君。
    • 7.
      训政释义:⒈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清 朱珪《<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清 黄遵宪《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 训政典留貽。”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⒉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 垂帘听政读音 怎么读 垂帘听政,拼音是chuí lián tīng zhèng,垂帘听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垂帘听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