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新军 新军的意思
xīnjūn

新军

简体新军
繁体新軍
拼音xīn jūn
注音ㄒㄧㄣ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n,(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组词】: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组词】:改过自新。推陈出新。(3) 不久以前,刚才。【组词】:新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组词】: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组词】:新娘。新郎。新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新近组建的军队或新近入伍的士兵。

新军的意思

新军 [xīn jūn]

1. 春秋·晋国军队建制名。新编的军队。生力军。多喻指朝气蓬勃的新的群体。指清朝末年编制训练的新式陆军。

新军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晋国 军队建制名。

《国语·晋语七》:“使 彘恭子 将新军。”
《左传·成公十三年》:“赵旃 将新军。”

⒉ 新编的军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輦,芙蓉别殿漫焚香。”
《“一·二九”回忆录·回忆民先队》:“一批人随 杨秀峰 同志组织 太行山 师生游击队,还有一些人参加了牺盟会和 山西 新军的工作。”

⒊ 指 清 朝末年编制训练的新式陆军。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清 廷鉴於甲午之败,认为非整军飭武,不足以图存;乃於 光绪 乙未命 温台处道 袁世凯 督练新军。”
周恩来 《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辛亥革命时期, 孙中山 有两个运动,一个是新军运动,另一个是会党运动。”

⒋ 生力军。多喻指朝气蓬勃的新的群体。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你们真正是一支精力旺盛的新军。”


国语词典

新军 [xīn jūn]

⒈ 新编成的军队。

《左传·成公十六年》:「觊鲱将下军,郤至佐新军。」
唐·杜甫〈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⒉ 清末自强运动用新法组织训练的部队,称为「新军」。

⒊ 活力充沛、生气蓬勃的群体。

如:「我们是一群有冲劲的新军。」


新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什吏释义:指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什长。《左传·襄公十三年》:“新军无帅,晋侯 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於下军,礼也。”孔颖达 疏:“什吏,谓十人长也。”参见“什长”。
    • 2.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3.
      妥慎释义:妥当而慎重。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调集符信》:“若事非得已,亦宜酌量远近多寡而调,方为妥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新军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二年正月初十日军机处寄署两广总督袁树勋电旨》:“至善后一切事宜,著该署督,妥慎办理。”如:对自己携带之文件,应妥慎保管,以防洩露或遗失。
    • 4.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5.
      平展释义:⒈(地势)平坦而宽敞:地势平展。 平展的场院。⒉平而舒展:他穿一身平展可体的新军装。
    • 6.
      彭家珍释义:(1888-1912)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金堂人。参加新军,曾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1月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重伤牺牲。
    • 7.
      忧心如擣释义: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 形容十分焦急。语本《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擣。”《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曾不能吐奇举善,上以光赞洪化,下以输展万一,忧心如擣,假寐忘寝。”《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六月,甲申,有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帝谓宰相曰:此虫必害田稼,朕忧心如擣,亟遣人驰诣所集处视之。”熊秉坤《武昌起义谈》:“盖学生与新军皆属 汉 人,且俱係本省子弟,各家父老亲戚皆为之忧心如擣。”
    • 8.
      文学社释义: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fc2e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 9.
      新军释义:⒈春秋 晋国 军队建制名。 《国语·晋语七》:“使 彘恭子 将新军。”《左传·成公十三年》:“赵旃 将新军。”⒉新编的军队。唐 杜甫《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輦,芙蓉别殿漫焚香。”《“一·二九”回忆录·回忆民先队》:“一批人随 杨秀峰 同志组织 太行山 师生游击队,还有一些人参加了牺盟会和 山西 新军的工作。”⒊指 清 朝末年编制训练的新式陆军。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清 廷鉴於甲午之败,认为非整军飭武,不足以图存;乃於 光绪 乙未命 温台处道 袁世凯 督练新军。”周恩来《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
    • 10.
      新模范军释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组织的军队。 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镇压人民运动的工具。
    • 11.
      旗手释义:在队伍前面打旗子的人。常用来比喻领导群众前进的先行人物: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 12.
      正兵释义:⒈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对“奇兵”而言。⒉正规部队;主力部队。⒊清代新军一等兵。
    • 13.
      神气释义:⒈神情:团长的神气很严肃。他说话的神气特别认真。⒉精神饱满:战士们穿上新军装,显得很神气。⒊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傲慢:有了几个钱,他就神气起来了。
    •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释义:也 叫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战争。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 新军阀的革命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 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党先后创建了大小十五块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和其他红军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
    • 15.
      统带释义:也叫标统。清末新军制中,统辖一标(团)的长官。
    • 16.
      统领释义:⒈古代官名。南宋初设。⒉也叫协统。清末新军制,统辖一协(相当于旅)的长官称统领。
    • 17.
      腾节释义:腾出、节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折》:“上年资政院亦经提议,裁减防緑营,腾节餉项,专供改练新军之用。”
    • 18.
      都头释义:军职名。 都将的别称。 唐 末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 五代 沿之。 宋 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新唐书·兵志》:“ 僖宗 幸 蜀 ,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亦曰‘都头’。”《旧五代史·梁书·李重胤传》:“﹝ 重胤 ﹞率众来降。 太祖 素识之,拔用不次,署为先锋步军都头。”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 宋 军制以五百人为一营,每营设指挥使一员,其下为五都,每都马军设军使一员,副兵马
    • 19.
      鲸海释义:大海。唐 马戴《赠别北客》诗:“雁关 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宋 杨亿《到郡满岁自遣》诗:“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元 姚燧《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矧是万夫,一戍 燉煌,一残 闍波,鲸海是航。”

新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什吏释义:指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什长。《左传·襄公十三年》:“新军无帅,晋侯 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於下军,礼也。”孔颖达 疏:“什吏,谓十人长也。”参见“什长”。
    • 2.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3.
      妥慎释义:妥当而慎重。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调集符信》:“若事非得已,亦宜酌量远近多寡而调,方为妥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新军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二年正月初十日军机处寄署两广总督袁树勋电旨》:“至善后一切事宜,著该署督,妥慎办理。”如:对自己携带之文件,应妥慎保管,以防洩露或遗失。
    • 4.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5.
      平展释义:⒈(地势)平坦而宽敞:地势平展。 平展的场院。⒉平而舒展:他穿一身平展可体的新军装。
    • 6.
      彭家珍释义:(1888-1912)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金堂人。参加新军,曾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1月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重伤牺牲。
    • 7.
      忧心如擣释义: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 形容十分焦急。语本《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擣。”《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曾不能吐奇举善,上以光赞洪化,下以输展万一,忧心如擣,假寐忘寝。”《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六月,甲申,有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帝谓宰相曰:此虫必害田稼,朕忧心如擣,亟遣人驰诣所集处视之。”熊秉坤《武昌起义谈》:“盖学生与新军皆属 汉 人,且俱係本省子弟,各家父老亲戚皆为之忧心如擣。”
    • 8.
      文学社释义: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fc2e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 9.
      新军释义:⒈春秋 晋国 军队建制名。 《国语·晋语七》:“使 彘恭子 将新军。”《左传·成公十三年》:“赵旃 将新军。”⒉新编的军队。唐 杜甫《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輦,芙蓉别殿漫焚香。”《“一·二九”回忆录·回忆民先队》:“一批人随 杨秀峰 同志组织 太行山 师生游击队,还有一些人参加了牺盟会和 山西 新军的工作。”⒊指 清 朝末年编制训练的新式陆军。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清 廷鉴於甲午之败,认为非整军飭武,不足以图存;乃於 光绪 乙未命 温台处道 袁世凯 督练新军。”周恩来《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
    • 10.
      新模范军释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组织的军队。 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镇压人民运动的工具。
    • 11.
      旗手释义:在队伍前面打旗子的人。常用来比喻领导群众前进的先行人物: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 12.
      正兵释义:⒈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对“奇兵”而言。⒉正规部队;主力部队。⒊清代新军一等兵。
    • 13.
      神气释义:⒈神情:团长的神气很严肃。他说话的神气特别认真。⒉精神饱满:战士们穿上新军装,显得很神气。⒊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傲慢:有了几个钱,他就神气起来了。
    •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释义:也 叫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战争。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 新军阀的革命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 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党先后创建了大小十五块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和其他红军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
    • 15.
      统带释义:也叫标统。清末新军制中,统辖一标(团)的长官。
    • 16.
      统领释义:⒈古代官名。南宋初设。⒉也叫协统。清末新军制,统辖一协(相当于旅)的长官称统领。
    • 17.
      腾节释义:腾出、节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折》:“上年资政院亦经提议,裁减防緑营,腾节餉项,专供改练新军之用。”
    • 18.
      都头释义:军职名。 都将的别称。 唐 末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 五代 沿之。 宋 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新唐书·兵志》:“ 僖宗 幸 蜀 ,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亦曰‘都头’。”《旧五代史·梁书·李重胤传》:“﹝ 重胤 ﹞率众来降。 太祖 素识之,拔用不次,署为先锋步军都头。”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 宋 军制以五百人为一营,每营设指挥使一员,其下为五都,每都马军设军使一员,副兵马
    • 19.
      鲸海释义:大海。唐 马戴《赠别北客》诗:“雁关 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宋 杨亿《到郡满岁自遣》诗:“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元 姚燧《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矧是万夫,一戍 燉煌,一残 闍波,鲸海是航。”

新军造句

1.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剧烈的革命。

2.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支文化新军,在当时文坛上犹如异军突起,猛烈冲击着反动势力。

3.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4.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剧烈的革命。

新军(xin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新军是什么意思 新军读音 怎么读 新军,拼音是xīn jūn,新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新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