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 [líng guān]
1. 乐官。《诗·邶风·简兮序》:“卫之贤者,仕于伶官。”郑玄笺:“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伶,一本作“泠”。后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伶官 引证解释
⒈ 乐官。又,《新五代史》有《伶官传》。
引《诗·邶风·简兮序》:“卫 之贤者,仕於伶官。”
郑玄 笺:“伶官,乐官也。 伶氏 世掌乐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
伶,一本作“泠”。后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自兵寇覆荡,伶官分散,外方始有此技。”
国语词典
伶官 [líng guān]
⒈ 乐官。
引《诗经·邶风·简兮·序》:「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
《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竞释义:⒈不争逐。《管子·大匡》:“﹝ 桓公 ﹞谓 管仲 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 鲁。’管仲 喟然叹曰:‘齐国 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扬子云 括澹寡营,不竞时名。”⒉不强;不振。《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 必无功。”《金史·哀宗纪赞》:“金 人不竞,遂失故物。”吴汝纶《答严幼陵》:“执事之译此书,盖伤吾土之不竞,惧 炎、黄 数千年之种族,将遂无以自存。”⒊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辽史·伶官传·罗衣轻》:“上尝与太弟 重元 狎昵
- 2.
仙韶院释义:唐文宗 时,宫中乐工伶人所住之处。 《旧唐书·文宗纪下》:“﹝ 开成 三年﹞己酉,改法曲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处为仙韶院。”
- 3.
伶官传序释义:散文篇名。 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 4.
俳长释义:俳优的头目。明 沉德符《野获编·园陵设教坊》:“嘉靖 二十七年,增设伶官、左右司乐,以及俳长、色长。”
- 5.
告庙释义: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称“告庙”。《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於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汉 班固《白虎通·巡狩》:“王者出,必告庙何?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 受(三矢)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辞 齐太公 庙讫,不宿於家。”清 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李建泰 出师西征,我家特奉朝命,以太牢告庙,此时何等烜
- 6.
囊矢释义:《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 晋王 之将终也,以三矢赐 庄宗(后唐 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 吾所立,契丹 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 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 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后以“囊矢”为出征复仇的典实。
- 7.
宣榭释义:古代建筑于土台上的厅堂,为讲武临观之所。《春秋·宣公十六年》:“夏,成周 宣榭火。”杜预 注:“《传例》曰:‘宣榭,讲武屋。’《尔雅》曰:‘无室曰榭,谓屋歇前。’”孔颖达 疏:“服虔 云:‘宣扬威武之处,义或当然也。’李巡 曰:‘臺积土为之,所以观望,臺上有屋谓之榭。则榭是臺上屋。居臺而临观讲武,故无室而歇前,歇前者无壁也,如今厅是也。’”《晋书·乐志上》:“永嘉 之乱,伶官既减,曲臺宣榭,咸变洿莱。”清 王夫之《连珠有赠》诗:“盖闻圜丘九变,密移在纵敛之间;宣榭千寻,函受但合离之际。”
- 8.
泗州和尚释义:唐 西域高僧 僧伽 大师,曾在 泗州 临淮县 建造寺院,人称 泗州和尚。 中宗 时迎入 长安,景龙 四年卒,归葬 临淮。宋 钱易《南部新书》癸:“王延彬 独据 建州,称伪号。一旦大设,为伶官作戏辞云:‘只闻有 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参阅 清 周亮工《闽小记·僧伽》。
- 9.
虫使释义:对 五代 后唐 庄宗 时伶官 朱国宾 的蔑称。
- 10.
赐杖释义:⒈古代帝王对有功年老的大臣赐予手杖,以为荣宠。又对高年赐予王杖,为养老之礼。始行于 汉,后世不废。清 查慎行《山野老人远来祝万寿者以千计目睹盛事纪之以诗》:“赐酺还赐杖,好向后生夸。”《清史稿·沉德潜传》:“復诣京师祝皇太后七十万寿,进《歷代圣母图册》,入朝赐杖。”⒉皇帝或尊长对臣下施以杖刑。元 虞集《中书平章政事蔡国张公墓志铭》:“间车驾时巡,既度 居庸,皇太后宫幄在 龙虎臺,猝遣使召公宫门下,以中旨切责之,赐杖,公创甚,舆归京师。”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一·伶官干政》:“伶人恣横,至操文学词臣进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