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 [shèng yóu]
1. 亦作“胜游”。
2. 快意的游览。
4. 指胜游之地。
胜游 引证解释
⒈ 快意的游览。
引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
⒉ 指胜游之地。
引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漾春坡、桃花闸、雁池、迷真洞,其餘胜跡不可殫记。”
国语词典
胜游 [shèng yóu]
⒈ 快乐的游览。唐·司空图〈寄永嘉崔道融〉诗:「旅寓虽难定,乘闲是胜游。」也作「胜践」。
胜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运释义:犹言盛世。 《陈书·文学传·阮卓论》:“至如 杜之伟 之徒,值於休运,各展才用,之伟 尤著美焉。”唐 刘禹锡《代谢端午日赐物表》:“臣幸逢休运,获守外藩。”《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朕以眇躬,获承丕构,袭三百年之休运,继二十圣之耿光。”宋 王安石《杂咏绝句》之九:“百年礼乐逢休运,千里江山极胜游。”
- 2.
入山释义:⒈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宋 苏轼《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⒉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许杰《<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
- 3.
斗酒双柑释义:指春日胜游。
- 4.
红桥释义:⒈红色之桥。 唐 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緑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唐 白居易《新春江次》诗:“鸭头新緑水,雁齿小红桥。”⒉桥名。在 江苏省 扬州市。明 崇祯 时建,为 扬州 游览胜地之一。清 王士禛《红桥游记》:“游人登 平山堂,率至 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 红桥 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清 王士禛《浣溪沙》词:“北郭青谿一带流,红桥 风物眼中秋。緑杨城郭是 扬州。”清 赵翼《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红桥 南北渺风漪
- 5.
胜游释义:⒈快意的游览。 ⒉指胜游之地。
- 6.
胜践释义:犹胜游。
- 7.
起去释义:⒈起身离开。 《后汉书·刘盆子传》:“恭 惶恐起去,盆子 乃下牀。”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移时不交一言,钟 起去。康 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 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唐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诗:“暂语船檣还起去,穿花落水益霑巾。”清 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窥帘见 芸 忽起去,良久不出。”⒉指起床。《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天色雨下,怕有做不是的。起去看一看,放心。”明 汤显祖《紫箫记·胜游》:“今日俺同来,你不得睡了,把酒酌一杯,起去游玩。”吴因易《梨
- 8.
金沟释义:⒈犹金埒。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济 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沟。”一本作“金埒”。隋 辛德源《短歌行》:“驰射罢金沟,戏笑上云楼。”清 陈维崧《满庭芳·过辽后梳妆楼》词:“细马轻衫,西风南苑,偶然人过金沟。”参见“金埒”。⒉谓宫中沟渠。《文选·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金沟朝 灞 滻,甬道入 鸳鸞。”李善 注:“戴延之《西征记》曰:‘御沟引 金谷 水,从 閶闔门 入。’”唐 司空图《杨柳枝》词:“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元 本 高明《琵琶记·牛相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