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讹谬 讹谬的意思
émiù

讹谬

简体讹谬
繁体訛謬
拼音é miù
注音ㄜˊ ㄇㄧ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é,(1) 错误。【组词】:讹字。讹误(文字、记载错误)。讹谬。讹传(chuán )。以讹传讹。(2) 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组词】:讹诈。(3) 谣言。【例句】:讹言(➊诈伪的话,谣言;➋胡言乱语)。(4) 感化,变化。【例句】:“岁月迁讹。”(5) 野火烧。

miù,(1)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组词】:荒谬。谬论。谬传(chuán )。谬误。(2) 差错。【例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基本含义

指错误、荒谬、虚幻的事物。

讹谬的意思

讹谬 [é miù]

1. 差错谬误。

致学者讹以承讹,谬以袭谬。——袁裒《题书学纂要后》

[error;]

讹谬 引证解释

⒈ 讹误错谬。多指文字、训读方面。

南朝 梁 阮孝绪 《<七录>序》:“昔 刘向 校书,輙为一録,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随竟奏上,载在本书。”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俗学纷起,讲解讹谬,於是正其闕失,明其旨趣。”
《人民日报》1962.3.6:“每天他坐在楼下,如饥如渴,一边读一边校,雠其讹谬。”


国语词典

讹谬 [é miù]

⒈ 伪讹谬误。

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序〉:「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
唐·孟郊〈吊元鲁山〉诗一〇首之五:「血誓竟讹谬,膏明易煎蒸。」


讹谬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舛误释义:错误;差错。

讹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释义:文字经过多次转抄,“乌”、“焉”误为“马”字。比喻事经辗转,易出讹谬。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如彪 曰:‘句句实,字字真,岂有虚假?’嫩 曰:‘字经三写,乌焉成马。况事已隔日,汝等诗人更多附会,往往诬妄好人,那足为凭!’”
    • 2.
      刓缺释义:⒈亦作“刓闕”。 磨损残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许君》:“因得古碑,文字刓缺,不可復识。”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闕,本不讹谬者,輒市之,储作副本。”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卧佛寺》:“门西有石盘,方广数丈,高亦称是,无纤毫刓缺。”清 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中:“东坡《送李孝博之岭表诗》碑,在 蜀冈禪智寺,断仆已久,而字画幸无刓缺。”⒉犹败坏。唐 韩偓《春阴独酌寄同年李郎中》诗:“诗道揣量疑可进,宦情刓缺转无多。”宋 岳珂《桯史·燕山先见》:“若沿边诸郡,士不练习,武备刓缺,则置而
    • 3.
      校定释义:考核订正。 《后汉书·伏湛传》:“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宋 陆游《跋唐御览诗》:“姑校定讹谬,以俟完本。”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歧异之处,便由我比较了 原白光 的日文译本以定从违,又经 素园 用原文加以校定。”
    • 4.
      讹失释义:讹谬失误。唐 沉既济《选举论》:“按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及年代久远,讹失滋深,至於 齐 隋,不胜其弊。”清 曾安世《校<九灵山房遗稿>题词》:“姑辨正其讹失,而举所散见於他书者,补刻附於编餘,则俟诸将来焉。”
    • 5.
      附讹释义:附会讹谬。
讹谬是什么意思 讹谬读音 怎么读 讹谬,拼音是é miù,讹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讹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