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纪 [rén jì]
1. 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人纪 引证解释
⒈ 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引《书·伊训》:“先王肇修人纪。”
孔 传:“言 汤 始修为人纲纪。”
《旧唐书·杨绾传》:“行为人纪,文合典謨。”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不独国纪荡然,抑且人纪顿丧。”
国语词典
人纪 [rén jì]
⒈ 做人的纲纪。
引《书经·伊训》:「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文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
人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过不父释义:《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何信於谗?”杜预 注:“一过,纳 建 妻。”此谓 楚王 纳 太子建 妻,过错已很严重。后因用为典实,以“一过不父”指君父有过,失于父道。宋 杨万里《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按,此指 唐玄宗 纳媳为妃事。
- 2.
具修释义:⒈谓供置众物和打扫。 《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贾公彦 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扫除也。”⒉齐备,完备。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授职。”
- 3.
国纪释义:⒈国家的礼制法纪。《国语·晋语四》:“夫礼,国之纪也。”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朝章国纪,典彝备物,奏议符策,文辞表记,素意所不蓄,前古所未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御史温肃奏折附片二》:“不独国纪荡然,抑且人纪顿丧。”⒉治理国家的人。《管子·侈靡》:“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郭沫若 等集校:“谓以其人为国之经纪也。”⒊指本朝的编年史。清 姚鼐《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义果章於一家,忠烈光於国纪。”
- 4.
揆务释义:⒈考虑、研究各类事务。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⒉宰相的职务。唐 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
- 5.
朴僿释义:⒈朴陋而浅薄。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风俗》:“服食之供,糲与疏者倍蓰於粱肉紈綺,言貌朴僿,城南人常举以相啁哳。”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六朝 人纪载实事,每不明析。因直书其事,恐词义朴僿,观者嫌之,乃故作支缀。”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本为谐韵,转之则无韵;本为双声,转之则异声;本以数音成语,转之则音节冗长,失其同律。是则杜絶文学,归于朴僿。”⒉谓朴实。清 谭献《复堂日记》卷四:“斅艺斋 遗书,朴僿而不冗,敦碻而不夸。”梁启超《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第三章:“其他日相率披坚执
- 6.
淫猎释义:⒈纵情游猎。《穀梁传·桓公六年》:“陈侯 憙猎,淫猎于 蔡,与 蔡 人争禽。”范宁 注:“淫猎,谓自放恣遗失徒众。”⒉滥加猎取,搜取。明 王廷相《<杜研冈集>序》:“而《风》、《雅》、《典》、《謨》,幸存轨式,观其拟论中正,义旨疏朗,人纪、天道、性情、政理之外无淫猎焉。”
- 7.
赐第释义:⒈赏赐宅第;赏赐的宅第。《晋书·贺循传》:“循 羸疾不堪拜謁,乃就加朝服,赐第一区,车马牀帐衣褥等物。”清 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之七:“城中赐第书千卷,祠下丰碑柳十围。”⒉谓赐及第。宋 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唱名》:“《宋朝会要》曰:‘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 御 崇政殿 试进士,梁顥 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辽史·圣宗纪》:“以 瀋州 节度副使 张杰 为节度使,其皇城进士 张人纪、赵睦 等二十二人入朝,试以诗赋,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