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击缶 击缶的意思
fǒu

击缶

简体击缶
繁体擊缶
拼音jī fǒu
注音ㄐ一 ㄈ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组词】:击打。击鼓。击中(zhòng)。击破。击毙。击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击。(2) 攻打。【组词】:击败。击毁。打击。声东击西。(3) 碰,接触。【组词】:撞击。目击。肩摩毂(gǔ)击(亦作“摩肩击毂”)。

fǒu, ◎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基本含义

敲打破坏缶

击缶的意思

击缶 [jī fǒu]

1. 亦作“击缻”。

3.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击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击缻”。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 宛丘 之道。”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 秦王 不懌,为一击缻。 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 为 赵王 击缻。’”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鬢星。”
清 孙枝蔚 《赠江舟次诗》:“书空耻咄咄,击缶歌呜呜。不为今离别,焉知昨欢娱?”


国语词典

击缶 [jī fǒu]

⒈ 缶,瓦制的盆器,可作为乐器。击缶指敲击瓦盆,以打节拍。

《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某年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击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缶释义:亦作“击缻”。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 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 不懌,为一击缻。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 为 赵王 击缻。’”明 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鬢星。”清 孙枝蔚《赠江舟次诗》:“书空耻咄咄,击缶歌呜呜。不为今离别,焉知昨欢娱?”
    • 2.
      击缻释义:见“击缶”。
    • 3.
      拊缶释义:击缶。
    • 4.
      渑池之会释义: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 5.
      狂态释义:⒈狂放的态度;轻狂的姿态。宋 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态。”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师者问志於羣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於 曾点 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清 方文《击缶行留别韩子任》诗:“纤腰宛转似无力,狂态拖沓疑有情。”⒉疯癫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 湘云 ﹞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给他瞧,引的 寳玉 自己伏枕而笑。”
    • 6.
      相如缶释义:相如缶出自战国时,秦、赵渑池之会,赵大夫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尊严,曾迫使秦王击缶。
    • 7.
      西缶释义:战国 时,在 秦 赵 渑池 之会上,赵王 为 秦王 鼓瑟,秦王 却不肯为 赵王 击缶。
    • 8.
      陶缶释义:指 战国 赵 蔺相如 逼 秦王 击缶事。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击缶(jif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击缶是什么意思 击缶读音 怎么读 击缶,拼音是jī fǒu,击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击缶造句子